从今年8月份一直到现在,对沧州京剧团的演职员们来说,每天都是从清晨五点半开始,子夜时分结束的。文化惠民系列演出、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演出任务接踵而至。对他们来说,舞台没有大小,演出的也不仅仅是戏,更是自己对京剧那种已经渗入生命当中的理想和追求。
“有戏演,再辛苦也高兴!”
▲剧团演员展现京剧之美。
对沧州京剧团的演职员们来说,每天的日程是这样的:早晨6点集合出发,奔赴不同的乡村,到了目的地卸箱装台,化妆演出,演出结束后,来不及卸妆,又立即卸台装箱,奔向另外一个村……夜场往往22时之后才结束,卸台装箱后返回沧州,往往到了子夜时分……
“有戏演,再辛苦也高兴!”演员齐国祥说。他的话代表了京剧演员们的心声。
支撑这几十年艺术道路的,是热爱呀!
▲京剧进校园活动。
今年10月30日下午,泊头职业学院。“知声腔国粹,爱家乡文化”沧州市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正在进行。
主持人,是沧州京剧团74岁的老艺术家王本利。
“同学们,你们知道全国有多少剧种吗?京剧是怎么形成的?京剧为什么称为国粹?……”介绍完戏曲知识,王本利又请上早已装扮好的京剧演员们,向大家介绍京剧行当:美髯俊面的诸葛亮是老生,宫装美人杨玉环是青衣,活泼可爱的红娘是花旦,白发苍苍的佘太君是老旦,背扎长靠的男人是武生,英姿飒爽的女角是刀马旦,黑面长须的包大人是花脸……演员们逐一亮相,演出代表剧目。当刀马旦演员牟庆玲一段精彩的表演结束后,王本利上前介绍:“刚才这位老师,是我们团的青年演员,只有18岁!”
台下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位女学生一边鼓掌,一边和同学交流:“真没想到,人家和咱一样大,却有这么深的功夫。”
后台,丑角演员齐国祥正准备上场。他一身县官装扮,即将表演《遇皇后》中的“报灯名”一段。说起3个多月来奔波各地演出的事,他说:“20多年了,就没这么痛痛快快地唱过戏!现在我们一天两场,有时三场戏,天天顶着星星去、顶着星星回,别看辛苦,心里却高兴!”
曾几何时,京剧团一蹶不振,十几年没有出现在沧州的舞台上。演员们或到南方搭班唱戏,或放弃舞台另谋生路。年京剧团重组后,大家才又聚到了一起。这十多年里,为了生计,齐国祥和爱人辛苦创业,最终打拼出一方天地。戏曲,却一直让他*牵梦绕。戏曲界有句话:“三年不唱戏,就不能算专业的。”齐国祥有多少个三年没有登台了啊!再登台,他几乎一切重新开始。他拜师学艺,从一点一滴细抠动作和唱腔,放下顺风顺水的生意,一颗心重新交付京剧。
京剧团和齐国祥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少,团长王爱民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世上有一种喜爱,跨越几十年也不会改变,对他们来说,这种喜爱就是京剧。
匆匆和记者聊了几句后,齐国祥一拱手说:“抱歉,一会儿我要上场了,得先静静。”
看着齐国祥迈着丑角特有的步伐登台的背影,王爱民说:“没看出来吧?他的眼睛上长了个小囊肿,一化妆就过敏。每次演出前一天,医院把囊肿里的积液抽出来,才能化妆。这段时间我们演出时间紧、任务重,他硬是没耽误一天演出。”
在火热的演出中历练成长
▲乡间夜场演出。
今年7月底,接到送戏下乡演出任务时,王爱民为是否能圆满完成演出任务捏了一把汗。当时正是炎炎夏日,不要说演出了,就是化上妆、穿上戏服,都是一身的汗。刚刚重组一年的剧团,能承受住这样的考验吗?
令他没想到的是,大家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把一次次演出当作了锻炼的机会。经历了3个多月的艰辛后,剧团的演出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王桂芬是剧团的优秀青衣演员,她清楚地记得8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是在38℃的高温下,在青县狐狸墓村临时搭起的舞台上进行的。“那么热的天,大家尽量少喝水、不喝水,为的是少出汗,以免影响妆容。”她说,对京剧演员来说,无论自己承受多大的痛苦,都要保证舞台上呈现出美的状态。
90多个乡村,很多没有舞台。每到一处,卸箱搭台、卸台装箱都是一项耗费体力的工作。京剧团不分职务和性别,全体上阵一起忙活,繁忙的演出任务之外,还承受着一重重的考验。有的人受不了,离开了;更多的人在一次次的历练中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当问到他们如何面对繁重的演出任务时,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一个人说苦道累,大家说的全是收获。王桂芬说,演出多了,她能更好地揣摩角色的眼神和动作。每一次,她都尝试着在细微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演绎人物,在一次次的演出中,找到更准确的表达。
牟庆玲说,刚来剧团时,她还是白纸一张,表演中带着五分怯意。如今,她学会了化妆、贴片子、包头,从憋着嗓子哼到放开嗓子唱,她把一次次演出当成了最好的锻炼。
青衣演员朱月娥嗓音条件有限,但频繁的演出,竟然让她的嗓子越来越好,最终可以在《贵妃醉酒》中饰演杨玉环。对她来说,这是意外之喜。
花脸演员郭震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这几年一直漂在北京,演出机会不多。加入沧州京剧团才两个月,他的嗓音越来越醇厚,连自己都惊叹不已……
每个人的收获叠加在一起,促成了剧团质的飞跃。
再简陋的舞台也“戏比天大”
无论是文化惠民送戏下乡,还是戏曲进校园活动,他们在演出中时时刻刻都在播撒京剧的种子。
在农村,很多人说,好久没看过这样的演出啦!在高校,很多大学生惊呼:“原来京剧这么好看!”在演员与观众互动环节,很多大学生纷纷走上舞台,学习京剧中的手眼身法步和简单唱段。大家虽然学的只是皮毛,欣赏京剧的那扇窗却由此打开。
优美的声腔艺术、讲究的身段动作、各具特色的行当分工、韵味不同的流派艺术……甚至,一个妆容,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回身,或万千芳华、风流婉转,或威武雄浑、风度卓绝。那里面,蕴藏着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沉淀着民族精神的昂昂正气。
90多个村庄,有不少村民是刚刚摘掉贫困帽子,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真正的国粹演出了。在优美的唱腔、激烈的武打中,他们一次次为京剧艺术散发出的魅力所陶醉。
老旦演员赵红香在这个舞台上已近30年,她用“又惧怕又爱”五个字来表达自己对京剧的感情。惧怕,源自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爱,则是心底的呼唤。
优秀奚派老生演员吕维忠自小长在天津,生活一直优渥。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乡村,在露天舞台上演出。他说:“既然选择了京剧,不管是哪里的舞台都要有勇气去上。”他跟随师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登过国家级的大舞台,但在他眼里,这种乡村的简陋戏台,同样是“戏比天大”。
对他们来说,舞台没有大小,演出的也不仅仅是戏,更是自己对京剧那种已经渗入生命当中的理想和追求。
(通讯员杨金丽燕都融媒体记者李家伟/文通讯员王少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