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一些思考
长期以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由于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危险性大,成为市场监管领域的难点,薄弱点。屡屡出现区局和分局、监管与稽查、分局与乡镇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甚至市场监督管理局内部也会出现执法人员不愿意考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甚至被逼参加培训,却故意通不过考试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一、树立信心,迎难而上。笔者曾经就职于区质监局特种设备科,在机构改革之前,全区有余家特种使用单位,余台特种设备。但全科只有3名工作人员,还承担着每年近人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证任务。然而在几年的时间内,本区并未发生造成死亡结果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也未发生被上级追责的情况。特种设备监管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方法得当,依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上下同心,形成合力。“独行快,众行远”,在现在的体制下,要形成区局、分局、特检院以及乡镇,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笔者所在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局和分局的事权划分并不十分明确,许多分局的监管人员都没有特检院检验人员的联系方式,分局和乡镇缺乏协作的机制,这大大影响了工作效果。因此,区局有义务明确事权划分,同时在分局监管人员与特检院检测人员之间建立联系,分局要及时将发现的严重安全隐患通报给乡镇,乡镇要表明安全生产大于天的坚定态度,摧毁违规企业“我是乡镇招商来的,乡镇护着我”的幻想。
三、工作与感情相结合,服务与监管相融合。优化营商环境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并不矛盾。笔者曾经协助的特设科吴科长,凭借记忆直接拨打企业号码,不需要查找通讯录。长时间的监管与服务,使得吴科长能记得很多企业负责人的电话号码。特设科的陈姐,每次有企业负责人来办事,她都热情周到,为负责人倒杯水,主动帮忙复印材料,待办完事情,还把负责人送至办公室门口。他们的服务让习惯了“脸难看,事难办”的企业负责人深受感动,双方建立了深厚的信赖关系。因为企业信赖我们,所以我们提的监管要求,企业都会主动遵守,企业不愿意让我们失望。行*处罚只能让企业屈服,而热情服务才能让企业信服。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中,常发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取得证书,需要责令企业限期整改,但工人在限定的期限内又无法考取证书,企业离开特种设备又要陷于停产的两难境地。部分监管人员简单的将案件移交稽查,然后又为稽查不接收案件而生气。其实,更好的方法是为企业介绍联系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暂时借用持证工人;或者联系考试机构,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