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黑白印象兖州老照片合集
TUhjnbcbe - 2021/7/31 13:35:00

版权所有如要转载注明来源

:随着时间流逝,有很多场景、标识和印记都会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兖州几十年的飞速发展,许多地方已悄然变迁,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早已看不到昔日的场景……翻阅老照片,回眸兖州历史,感受兖州往日的风土人情,今昔对比,见证时代的变迁,让我们从黑白老照片中,一起来重温历史上的兖州!:12秒片头:翻开记忆的相册,一幕幕如往日云烟,若隐若现。在咱们兖州人的记忆中,中山路,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老大街”肯定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曾经一度是兖州的城市商业中心。鼎盛时期的“老大街”,店铺林立,店里的货物更是琳琅满目,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除店铺外,在“老大街”上,有名的建筑物和“豪宅”散布其间,建于明代的范氏石牌坊耸立在中御桥附近,两座石坊雕刻精绝而被人们称“天下第一坊”。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大街的繁荣逐渐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可是它承载了太多年幼时的记忆,让人无法忘却。:12秒转场:感受完“老大街”昔日的繁华,再来看看泗河南大桥自古以来的壮美。多少人第一次照相都是以“南大桥”为背景,这座大桥历史悠久,建筑精巧,实用与艺术相结合。数百年来,这段大桥不断翻修加固,一度是兖州南行的必经要道,今天翻修一新的“南大桥”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兖州的地标性建筑,更是承载了一代代兖州人最美好的记忆。:12秒片头

:兴隆塔可以说是兖州最有名的地标性建筑了,一代代兖州人怀着敬畏与热爱传诵着它的前世今生。早期兴隆塔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视野开阔。大人们在塔下劳动,用辛劳创造着幸福,青年们在塔下读书,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兖州人的生活中似乎处处都有兴隆塔的印记。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也曾专门登塔考察测绘。那天,林徽因衣着干练潇洒,头戴白色的太阳帽,优雅靓丽,她和丈夫梁思成一起登上兴隆塔,眺望泗河滚滚流水,诗情勃发。林徽因如少女般地坐在兴隆塔第7层的南门洞中,神情专注地绘图,刘敦祯先生则为她拍下了这一兖州历史上的著名时刻。梁思成先生更是拍下了兴隆塔的全景,收藏于自己的著作中,才子佳人,兴隆魅影,传为美谈。

:12秒转场

:看完巍峨高耸的兴隆塔,咱们再来欣赏一组逝去的风景。人民乐园所在地段在民国时期曾经建有一座孤贫学校,是时任驻兖州国民*二十师师长孙桐萱倡所建,学校收养了大批无家可归的少年,使他们得免饥寒,并学到一技之长,是孙桐萱驻*兖州时实施的一大善*。学校内曾建有一座方亭,小巧精致,远处的兴隆塔清晰可见。

:12秒转场

:孙桐萱除建设了孤贫学校外,他在今兖州火车站下行车公寓附近还修建过一处花园,这座花园石狮子把门,孙桐萱的夫人张伯苓亲题“津浦花园”四个大字高悬门首。园内花木竞秀,山水相间,垂柳抚波,气爽风柔。津浦花园数坑相连,飞虹桥横架,垂柳绕堤夹岸,凉亭数座,造型各异,其中东南角的“四维亭”最引人注目,花园后因战争被毁。

:12秒片头

:位于新世纪南路的天主教堂曾经可谓是风光一时。兖州天主教堂为德国圣言会,于光绪二十五年创建,是当时鲁南地区总堂。教堂为哥特式建筑,有着巨大的拱顶和高耸的塔楼,气势宏伟,造型优美,内部装潢华贵精致,有很高的艺术性。教堂的附设机构,有孤贫院、育婴堂、医院、小学、印书馆等。

:12秒片头

:年夏天,中共中央*委决定出击津浦铁路中段,解放兖州。这次战役收复和攻克了泰安、曲阜、邹县、兖州、济宁等12座城镇,使鲁中南、鲁西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不久以后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有人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乡用手推车推出来的,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已经没有这种手推车了。在这张照片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当时手推车的模样。

:12秒片头

:看完几组兖州景点的老照片,下面咱们再来欣赏一组反应兖州工业发展的老照片。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兖州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以山拖为代表的农机制造,以矿山机厂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以兴隆庄煤矿为代表的煤矿建设拉开了大发展的序幕。兖州地理交通位置优越,四通八达,兖州火车站历史悠久,历经扩建,终具规模,为兖州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汽车站!火车站!六一八五!九一院,兖州乡亲转一转,煤建公司!机务段!搬运公司!电影院。中山路!武装部!前卫大队!直属库,家里老人经常讲,山托、矿山、肉联厂。从这一段当时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就可以感受到当时兖州工业刚起步时的生机与活力。

:12秒转场

:看完工业咱们再看兖州的农业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兖州掀起了建设大地园林化的高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勇气改造自然,这为后来我们兖州成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的女孩子,都想有个苗条的好身材。可在70年代末,审美标准却远非如此。看看照片中的铁姑娘,上了岁数的市民是不是会勾起青春时期的美好记忆了呢?

:12秒转场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首诗当年曾激励过多少青年人!现在看到的这组照片反映的是七十年代民兵训练学习和巡逻站岗的一些影像。

:经历雨雪风霜,我们家乡兖州也随着祖国一起发展、繁荣,。有些事情在当时是刻骨铭心的,可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已经不熟悉或者逐渐淡忘。幸好,这些老照片永远的记录下了的历史瞬间,让我们能将记忆的碎片重新粘合,重回那难忘的岁月。

本乡本土的兖州人,原汁原味的家乡事,《小马说事》真诚期待您的热情参与!快快拿起手机,把您生活中有趣的、有用的、有意义的事儿拍下来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白印象兖州老照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