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高质量发展从ldquo盐碱荒滩
TUhjnbcbe - 2021/7/23 0:37:00

沧州日报5月25日头版头条↓↓

5月22日,*骅综合大港杂货码头。劲吹的海风,裹挟着一望无际墨蓝色的海水,像冲锋的士兵,呼啸着向岸边飞奔而来。撞在防波堤的一刻,瞬间爆裂开来,接连发出撼人心魄的巨响,像一首勇士的颂歌。

此时,在距离港口直线距离50公里外,总投资亿元、一期投资60亿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城项目正加紧建设。50台打桩机、多台挖掘机推土机、多名工人穿梭其间,机器的轰鸣声、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震撼人心。

这个规划用地面积1.5万亩的项目,将打造成世界瞩目的“全室内、全天候、全季节”大型主题乐园。

改革开放40年,昔日的苦海沿边、盐碱荒滩已难觅踪迹,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的蓝图正在变成现实。生产总值、公共财*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三,连续4年跻身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沧州的脚步越来越矫健有力。

从“内陆”到“沿海”

思路转变天地宽

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

沧州北靠京津,南接山东,处于环渤海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年,沧州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一时间,人们为之欢欣鼓舞,在大家心目中,我们有了和南方沿海开放城市一样响亮的称号,沧州发展指日可待!

可几年过去了,我们环顾四周突然发现,由于有海无港,改革开放之初,沧州沿海未能聚集起现代化的产业和现代化城市,只能捕鱼晒盐的海岸线,在现代化的经济面前显得苍白而脆弱,沧州成了尴尬的“沿海内陆城市”。

2年,*骅港建成通航,沧州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也迎来了沿海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转身向海,沧州开始了从运河文化到海洋时代的新跨越。

思路一变,海阔天空。特别是随着7年渤海新区的成立,举全市之力,推动优势向沿海集中,项目向沿海聚集,开放向沿海突破,沉寂多年的“苦海沿边”春潮萌动。

8年12月,省*府批准《*骅港总体规划》。

9年3月,*骅综合大港开工建设。

年8月,*骅综合大港正式通航。

年3月,*骅综合大港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年11月,*骅港综合港区一期工程首个集装箱泊位项目落成。

……

一部“精卫填海”的故事在这里上演,一个个奇迹在这里诞生。

9年3月19日,*骅港综合港区开工建设,至年8月18日就实现开航运营,仅用时17个月,创造了中国港口建设史上的奇迹;在此后的几年间,*骅港一年一个台阶,连年实现跨越式提升。如今,*骅港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成为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枢纽大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日前,20万吨级航道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获省发改委批复,在不久的将来,渤海新区*骅港将迎来30万吨级巨轮。

我市还因势利导,借助20万吨级航道正式通航、综合港区口岸获批开放等有利时机,依靠*骅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策优势,在加快集装箱、液体化工、原油、矿石等专业码头群建设同时,密切与冀中南、晋中南等国内地区经济互动,开通了*新欧国际班列以及至东南亚直航航线等一系列国际航线,并与德国杜伊斯堡、荷兰鹿特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港口业务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拓展,进一步扩大了*骅港的辐射带动能力。

在港口的带动下,我市沿海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年,渤海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全部财*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2.4%;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同比增长89.8%。

借海行船,依港而兴。觉醒的沧州人一举打破“苦海沿边”的多年困局,全力以赴,正将*骅综合大港逐步打造成为海洋运输成本低廉、港口陆路运距最短、对用港企业最具吸引力的现代化综合大港,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筑牢了根基。

大项目、大产业

筑牢经济跨越发展钢筋铁骨

不日新者必日退。唯有勇于自新者,方能行稳致远。

对沧州而言,转身向海,掘金蓝色经济,打破了沧州固有的内陆城市发展模式,更是对沧州人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击。它促使沧州进一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引国内外一切优质资源向沧州沿海聚集。

纵观全球各地的经济强区,皆以实现产业聚集、企业振兴为目的。生产要素和特色产业的集群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现阶段国内临港区域发展层次的关键指标。

随着*骅港功能日益完备,港口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也愈发显著,国内外大企业纷纷选择到沧州投资兴业。大项目、大工业让沧州沿海生机勃发,沧州成为环渤海、环京津区域内具有强劲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数据显示,渤海新区成立10年间,50多家世界强企业、多家国内强项目,以及美国AP、美国嘉吉、法液空、韩国世原等40多家外资企业纷纷来此落户。

装备制造、科创、新材料、轻工食品、新型建材、临港商务、综合保税、海洋经济、现代物流等一批特色功能园区加速成型,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港口物流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初步确立。

渤海新区成立1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倍、达到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倍、超过5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6和1/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沧州沿海经济梦正加速照进现实,沧州也成为全省落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战略平台。

一时间,北汽华北(*骅)产业基地在这里建成投产,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这里落地生根。去年10月,渤海新区还与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就共同筹建天津·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将携手打造天津·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总投资23亿元。

沧州沿海地带已经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仅近两年,就累计承接京津项目个。既涌现出了“金隅速度”“敬业医药速度”等很多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的重点项目,也树立起了一批像鑫海化工、国华沧电、中铁装备那样产生“多期效应”的明星企业。

如今,沿着这片蔚蓝海域,项目建设已成“燎原”之势:总投资逾亿元的*骅港综合港区及煤炭港区码头群、总投资亿元的鑫海化工炼化一体化等投资额超百亿元的“大块头”项目,已成为这里的“顶梁柱”;总投资42亿元的泰恒特钢铬铁合金、总投资21.5亿元的神华机车修造基地、总投资4亿元的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等富含科技元素的高品质项目,已成为这里走好发展新路的“先锋队”。

实践证明,沧州转身向海,紧抓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崛起的科学决策应时顺势。

“目前的渤海新区,可以说每天都有项目洽谈,平均每周都有项目签约、每月都有项目开工。”渤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坐拥*骅综合大港等独特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开放发展、《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机遇,渤海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热潮方兴未艾,成果愈加丰硕。

沿海是沧州全域的沿海,诸多“内陆”县市,同样以强烈的海洋思维,主动对接,实现了“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华丽转身……行走在潮涨浪涌、加速振兴之路上的古城沧州,已是一派风生水起。

统筹发展

沧州沿海经济行稳致远

坐落于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临港化工有限公司,近几年产值一直“逆势上扬”。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三聚氯氰、氰化钠和离子膜烧碱,其中,离子膜烧碱产生的氯气和烧碱可用于生产三聚氯氰和氰化钠,氰化钠是生产三聚氯氰的原材料,三聚氯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多效蒸发和去杂质处理,又可生成离子膜烧碱的原料——盐。“一圈儿”循环下来,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0多万元。

崛起的港口,兴盛的产业,必然呼唤一座现代化的滨海新城拔地而起。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们的拓荒者们,几乎每天都是与时间赛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绘就水墨丹青。

你看,在渤海新区*骅新城建设初期,总投资26亿元、全长39公里的“三横两纵”道路工程,就创造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完工的奇迹,使*骅城区与中捷城区连为一体,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短短几年间,博海公园、世博欢乐园等相继建成,特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泊头职业学院渤海分校等高等院校的入驻,既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人气,又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渤海新区还大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仅用时天,就依法拆除违建处,近万平方米,并实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冲突、零钉子户”;仅用时天,就完成了97家单位栋建筑的亮化工作,使渤海新区城市夜景更加迷人。当前,随着渤海新区规划展馆、贝壳湖景区、沧海文化景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座绿色科技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市在壮大沿海经济同时,也十分注重沿海生态保护,注重沿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化工企业聚集程度高,上下游企业关联性强。从建区伊始,我市就通过*策激励、资金扶持、技术保障等措施,引导区内企业形成内部“微循环”、企业之间“小循环”、园区之间“中循环”、整个新区“大循环”的新格局。其间,相继引入清华大学化工学院、中科院过程所、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化工研究类科研机构,由简单的“三废”处理转变为资源化利用。目前,近个签约、在建和技改项目和现有产业已形成循环关联,这当中可有效补链、拓链项目75个,实现物料、资源综合利用、深度循环项目个,已经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链的循环广度和深度,“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尤为重要的是,我市在聚集沿海产业时,始终坚持“好菜才往篮子里装”的原则,在招商引资中坚持“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注重制造业、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外向型经济;始终严守“六个坚决不上”:不符合发展规划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供给侧改革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策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集约发展的项目坚决不上、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类的项目坚决不上、需要较多排放指标的项目坚决不上。

在“婉拒”诸多投资额虽大但不符合“绿色”要求项目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端、绿色、生命力强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神华机车整车制造、新兴重工集装箱式天然气运输装备、北京佳龙化工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纷纷入驻,仅去年推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到一半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占到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

如今,渤海新区,这座人们印象中的“重化大区”正悄然变身为“美丽宜居之区”“旅游胜地”。

位于港城区的东渡码头,前身是一个千吨级的煤炭码头,始建于年。随着渤海新区的跨越发展,吞吐功能偏弱、环境较差的煤炭码头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按照渤海新区建设绿色渤海湾的规划要求,煤炭码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被改造提升为沧州市第一个海港旅游码头,成为渤海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入新时代,沧州沿海发展统筹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作者:张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质量发展从ldquo盐碱荒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