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李冬张徽贞
◆主讲:王立成沧州市第三中学教师;于万复献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云英沧州师院教授
◆主持:祁凌霄
◆执行:刘伟高海涛白玉霄哈薇薇郑晓娜
继往开来追思献王
□本报记者祁凌霄哈薇薇白玉霄
文脉“命”悬一线
献王“修学好古”
主持:人们追思刘德的主要原因,是他留给后世巨大的文化财富。请问,献王是在什么背景下展开整理古籍工作的?召集了哪些贤才?给他们什么礼遇?整理古籍和讲学地点在哪里?整理出哪些经典文献?
王立成:“焚书坑儒”、秦末农民战争,使先秦典籍几乎遭受毁灭性打击。汉承秦制,继续采取轻儒的文化*策。开国皇帝刘邦本人出身草莽,轻贱儒生,到汉武帝初期掌权的窦太后也十分反对儒学,推崇“*老”思想。与统治者相呼应,汉初“*老”无为思想特别盛兴。
刘德本人从小好学好古,是兴趣性格使然。兄长刘荣与母亲栗姬在*治上遭受的迫害,也深深影响了他。他远离宫廷斗争,潜心于文化,钟情于学问,也有避祸的因素。
刘德特别推崇儒学,礼贤下士,重金搜罗典籍,聚集了大批齐鲁燕赵饱学之士,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毛公、贯公等。
他先后在封地修建了日华宫、君子馆,群儒们“褒衣雍容,弹冠奋袂”。刘德还同儒生们共同吃住,共同钻研。《汉书》中记载:“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刘德俨然成了士林领袖,河间国也成了当时的学术重镇。
在刘德的带领下,先后整理出许多经典,儒家“十三经”中的“八经”就是那时整理出来的,如《毛诗》《左传》等。
孙云英:汉初,是解决天下姓什么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以什么方针治天下的问题。刘邦也承认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但不久就去世了,此后主要是吕后专*。再后是“文景之治”,是“*老”思想的延续。此后国家形势出现了变化,久静思动,国力也大大恢复,出于国情内外的需要,使儒学治天下被提上日程。献王整理典籍、“修学好古”不能不受“*老”思想影响,也脱离不了内外国情变化这个背景。
地名冠以谥词
王国实力中等
主持:献王是刘德的谥号,他生前被封为河间王。在谥法中,“献”有什么涵义?为什么汉朝廷给他这个谥号?是否贴切?献县得名,与此谥号有关吗?
王立成:“献”是“聪明睿智”之意。很贴切。刘德本人确实聪明多学,不像*治家倒像谦谦君子。虽然汉武帝猜忌他,但还是念其劳,极尽哀荣,给足了面子。
一个“献”字不仅能反映刘德的聪明睿智,还包含了他整理文献、上朝进献,是对他的肯定和褒扬。
献县地为汉河间国封地,叫乐成,后又叫过乐寿等,金代海陵王完颜亮在年将献王封国故地寿州改为献州。明洪武九年(年),降州为县,改为献县。刘德封国所在地以他的谥号命名,是最好的追忆与缅怀,他沉眠于此,一直与这片土地为伴,从未离去。
孙云英:献王死后,他的十多个子孙,百分之八十就分封在河间、献县故地,后来沧州成为刘姓郡望,与刘德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凝聚力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因素,献王也把这个传给了子孙。
主持:人们说,没有河间就读不到《诗经》了。那么献王时期的河间国辖域几何?王国有什么权力?与其他王国相比,河间国实力如何?为什么和《诗经》有关的遗迹在当前河间较多,而献县却相对少些?
于万复:刘德的河间国不像网上传抄的说法只有乐成、侯井、武隧、弓高四个县。汉武帝施行“推恩令”来削弱诸侯,所谓河间国四个县,是分封十多位王子侯国削弱之后的,不是刘德时期的。从武帝元朔三年到哀帝建始二年,刘德的子孙被封为王子侯者共18人,其中16个是他的儿子,12人受封于武帝时期。分封出去的侯国,不再属于河间国所辖。把同属一郡地理位置接近的侯国放在一起,再加上河间国的四县,就基本得到了刘德河间国的真实版图。包括钜鹿郡、涿郡、魏郡、平原郡等多个郡县。
王立成:历史上河间国有多个,历七世,存在了年,直至王莽新朝时期。当时河间国的辖域为原来河间郡的旧地,相当于现在的献县、河间、任丘、泊头、南皮等县市,加之青县西南、沧县西北,以及武强、武邑、阜城三县交界处一带,以在两河(易水、河水)之间而得名。
汉初封国权力很大,诸侯掌管其国,拥有治民权,王国“宫室百官,同制京师”。但刘德就国时正赶上汉景帝刚刚平叛“七国之乱”,颁布了限制诸侯国权力的诸多法令。从此,诸侯权势渐衰,“惟得衣食租税,不与*事”,丧失了治民权与用人权,河间国上下皆为天子所属。天子为置吏,诸侯不治国,不得专擅行事,仅四百石以下的小官可以任置。此时的河间国封土属于中等,大的诸侯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河间国的统治中心在河城街,主要是王都,周围如泊头的日华宫、河间的君子馆、诗经村等正说明当时诸侯权力下降,怕引起中央的猜忌而远散之。古迹遗存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历代汉王陵的修建大都集中在献县周围,时代更替下的工程会取代许多原有的工程。没发现不能说明没有过。遗迹分布也与毛公等人的活动踪迹有关。献县、河间是今设置,刘德时期没有,我们又何必厚此薄彼呢!
整理经典文献
遭忌忧郁身亡
主持:汉代前期治国崇尚“*老之学”,讲究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至汉武帝时期,才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献王整理典籍,是否符合这个治国方针?后来为什么忧郁而死?
于万复:献王刘德搜集整理典籍,不是为了响应附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因为他搜求整理要早很多,他是主动做这件事,不是中央的行*命令。他从小接受了严格系统的教育,包括儒学。他的弟兄里面好文的不只他一个,刘德从骨子里面就喜好这些东西,因为身份的原因,他从小就可能看到了皇家图书馆里的书籍,这为他种下了一颗种子。他的志愿是什么?就是搜求“秦火”之后的典籍,把上古三代的礼仪礼法传承下去。但后来由于惨烈的宫斗,他只能躲开*治,搜求典籍,培养人才。
孙云英:当时所有的诸侯王按照制度,都必须去皇帝那汇报工作。献王汇报工作的时候,就带去了他所研究的典籍,还带去了雅乐。武帝不太高兴,就说仁兄啊,像文王这样的人物,有方圆七里的土地,就前途不可限量。潜台词就是你有做皇帝的潜质而且有能力。据说刘德回去就郁郁而终了。我的推论是,献王为什么研究文化?比如说孔子当时被困的时候,别人认为很危险了,但孔子很从容。为什么?孔子认为如果文脉在我这,那我怕什么?文脉如果不在我这,那有什么用?难道整理了那么多儒家文献且对这些思想非常有影响的献王能不了解吗?
如果献王能够知道文化的意义,那么他怕什么呢?他怕死吗?献王在研究文化的时候,如果把生命定义为皇帝让我生我就生,皇帝让我死我就死,他恐怕不会进行这种研究,所以我觉得他不会怕武帝。关于献王死的记载,我想肯定是他受武帝接见后时间不长就死了,但他死前是否抑郁,我觉得可以探究。
王立成:我认为刘德有四个方面的思想负担。一、贤良的虚名。二、不深谙*治权术之道。三、宫廷*治宿怨。汉武帝之母王娡为争位而搬倒太子刘荣,刘荣自杀,栗姬忧郁而死。汉武帝怕刘德报复。四、性格缺陷。刘德作为文人多情柔弱,性格有些胆小怕事。聚贤修学引起汉武帝猜忌而招祸。
衍生“实事求是”
成为思想路线
主持:因先秦都是六国文字,写法不同,献王在召集人才整理先秦典籍时,就要先进行文字辨识、读音、释义、校勘等工作,衍生出后世的文字、音韵、古籍版本、校勘、目录等学问,也诞生了“实事求是”这句经典。“实事求是”是谁提出的?当时是什么意思?经过哪些演变?在涵义上,又有哪些延伸?对后代产生了什么影响?
王立成:“实事求是”出自《汉书》。书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来。说白了就是,掌握史料的真实性,从中出发,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赋予这个古老的命题以新的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指事物内在的联系,规律性。“求”,就是钻研,就是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也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说话办事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实事求是”是我*的思想路线,也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万复:在刘德时代,面对浩繁的、文字并不统一的先秦经典,要整理、读音、释义,分清版本源流等,需要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
王宫在河城南
陵旁建古园林
主持:人们都知道献王陵,那么献王,也就是河间王的宫殿到底在哪里?有没有遗迹或相关文物出土?从前是献王陵上草离离,目前献王陵是什么状况?怎样保护好利用好这一著名遗迹?除此之外,沧州还有哪些遗迹与献王有关?
于万复:日华宫是整理典籍的地方,遗址在今泊头市闫家铺村。乾隆南巡在那里修了红杏园。河间国的都城在献县河城街村西南一里,乐成遗址压着一部分。现在还有一个高台,民间称张衡读书台,我推测那是河间王的宫殿。北宋晏殊说到乐寿县时,提到一个遗址,就称之为河间献王殿。《水经注》提到,里面有层台,前面有水池,说明是河间王的都城及宫殿遗址。献王陵在距县城四、五公里左右的地方。
王立成:河间国封地的王都也就是宫殿所在地,在乐成也就是今献县河城街乡魏村南。从汉至北魏太和十一年(年),乐成一直是河间国(郡)的*治、经济、文化中心。乐成遗址现为耕地,部分城墙依稀可寻,尚有张衡读书台(也叫钓鱼台)可存,直径8米,高约2.5米。年,为配合石*高速公路建设,对此进行过抢救性发掘。遗迹有排水沟、作坊台案、水井、渗水池,文物有云纹瓦当、五铢钱、古砖、陶器残片等。年河北电视台某栏目编导在做节目时,于钓鱼台发现“河间御府”封泥一枚,为三级文物。
刘德死后葬于河间王城(今河城街南)之北偏西。这里南枕滹沱河,北踏长城堤,被称作龙脉风水宝地。旧称陵墓占地百亩,封土60亩,墓外地40亩。今测封土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占地平方米。宝顶高出地面20米。封土为覆斗状梯形四层台。始建即有祠,并有皇室人员主持祭祀。清乾隆后,御道过往官员包括皇帝经过献县时,都必须来祭祀献王。上世纪60年代,封土顶部被挖了6米的深洞。发现有木炭,以后填平。70年代,挖地道备战,挖出陶俑若干,恐坍塌而罢。宝顶北侧有沟壑深2米,宽8米至10米,长数十米。宝顶南建有沼气池,已废。封土密植杏、槐、榆、柳,保存基本完好。现在其西修有公园。
于万复:献王陵是国家一级国保单位。为了开发献县历史文化,献县在献王陵前面修建了献王纪念园,时间是年4月。纪念园占地亩,有“实事求是”匾、献王纪念馆、献王像和文化背景墙。刘德后代所聚集的郭庄、高庄建了一个献王奉祀园,有传经翼圣殿,有献王刘德的塑像,门两边对联用的是原献王祠对联内容,东西墙上有8幅献王生平图像,还有一个祭祀堂,一个展厅,保存有刘氏家谱。另外,献县还建了有关献王的博物馆,展藏很丰富。
雅颂千年风流
雄歌依旧传唱
主持:献王之后,直到民国,人们如何评价献王?沧州学人,有哪些可归入献王一脉,薪火相传?
孙云英:评价献王首先应从他所处的大环境出发。与献王的前期最有直接关系的是“文景之治”。这个时期是“*老之学”。这里该提淮南王刘安,他主持编著了《淮南子》,属于杂家。思想核心是天人合一。淮南王最后造反,所以“天人合一”的潜台词,就是为他后来谋反想当皇帝做准备。另一个大背景是“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内部首要威胁是诸侯国问题,诸侯王如果强大,就要造反。像淮南王,先在文化上铺路,然后准备武装叛乱。在这种背景下,才有刘德的抑郁而死。汉武帝似乎也把刘德归入了淮南王一类:你大兴礼乐,收买人心,目的是造反。所以献王文化的大背景一定要分清楚。
于万复:两汉时期传承有序,到隋代,沧州刘炫是著名经学大师,五代冯道主持刊刻监本九经,开创官刻儒家经典的先河。之后北方多有经学名家出现。比如,纪昀的父亲纪容舒,就是经学恩科中举,献县刘苏年也以经学见长。
王立成:班固评价刘德时,还用了“卓尔不群”一词,这个评价很高。唐代诗人张继凭吊献王陵,留下诗篇:“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北宋王安石《北行过河间》诗云:“北行出河间,千岁想贤王。”司马光曾作《河间献王赞》,写到:“噫!微献王,六艺其遂曀乎?故其功烈至今赖之。”
清人李惺《河间献王墓》也有“风流儒雅最英英”的诗句。
人文化成天下
精髓贵在通达
主持:当代应如何评价献王给沧州或华夏民族带来的文化财富?献王文化的准确含义是什么?最核心最有价值的有哪些?有哪些成果?研究它,怎样才能落地?
孙云英:分清了背景,那么献王文化到底是王权文化还是泛泛的文化?我个人认为献王文化是泛文化概念,不是王权文化或叫*治文化。有了这个分界之后,那么献王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刘德是臣,汉武帝是君,汉武帝关心的是一统,统于我。刘德关心的是国家兴盛持久,献王选的是儒家文化,儒家经典的大部分就在献王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内。儒家的核心内涵是礼乐。礼乐是怎样服务的问题。汉武帝要做大做强,献王则是如何长治久安,是以服务者的心态来做文化。
在这个大原则之下,献王文化的核心就是“关乎人文,化成天下”。实际上献王也是儒术。
化就是教化,得靠教育、得靠人才,所以他要聘鸿儒硕学。因为文化掌握在他们手上。化成需要人才,献王文化最重视的就是人才使用和教育。
献王文化对于当前,是在社会、思想、文化统一背景下,尽文化的力量去化成天下。一般人无力建日华宫,但平常生活中却可以尽力而行。所有的工具和方式方法,包括礼乐饮宴,都要服从于文而化之这个目的。
王立成:献王已去,文化尚存,我总结的是尊重传统、立足现实、与时俱进,促进经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心系百姓、求真务实、注重民本、注重礼乐建设、注重道德文化素质的升华,全面促进沧州文化的大发展。
于万复:现在沧州又出现了一批学习研究经典的人。“实事求是”,是指导我们做事的原则。记得一位国家领导人看望季羡林时说,应该大力重视人文科学。人文科学里有民族精神的凝结。中华汉文化和民族精神,不能中断。
孙云英:清风楼在沧州的位置很不错,但关键是清风楼里坐着哪些人,这是最重要的。刚才主持人问,河间国大吗?大不大的潜台词是什么?就是力量,真正的力量在哪里?河间国没有天险,也不太大,也不是当时最富。那为什么文化在刘德时期那么兴盛?这说明文化最重要的东西是软件而非硬件。
那咱们今天也是,清风楼也在软件而不在于硬件,“八仙桌”最重要的不是八仙桌,最重要的是文化,要是没有做文化的思想,“八仙桌”也搞不下去。我们今天展示了礼乐,展示了古琴。礼仪怎么用,并非照搬,照搬行不通。古琴怎样领会?要沉静下来,不能浮躁,沉静是做一切事业的前提心态。如能沉静,不一定非得弹古琴、听古琴,古琴只是一种手段。当今时代,延续传承文化,切忌生搬硬套,要活学活用。因为时代和人物都变了,方式方法也要变。
落地生根,而这个种子你种什么?长出来之后是不是你真正需要的那个?读《论语》读遍,有意义,但怎么引导才会产生真正需要的那种作用?这里需要做的工作特别多。文化的含义不是说你手上拿了什么,不是照本宣科,套用古书,是要用文化去做好当代、眼前的事。
“实事求是”也好、雅乐也好,对于我们来讲,就是拿起文化的武器,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做好真正的让自己受益、让沧州受益、让百姓受益,让文化能够传承下去的事业。
摄影陈立新
年8月3日《沧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