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橡树详说中条山会战对山西抗战之战略影
TUhjnbcbe - 2021/4/3 15:12:00

开战即终战——由精准刺杀苏莱曼尼漫谈智能化战争

马岛战争前说:年的愚人节

宋蒙战争:铁血两淮

武汉会战系列:马当首战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空战之困惑:年中越边境战争综述

一代国士孔祥熙

嘻哈哈在金边的悲情岁月

越南旧事:胡志明的爱情故事

越南旧事:奠边府战役前说

越南旧事:越南人的建*秘史与法国人的海鸥行动

蒙哥的攻略:蒙古灭大理国之战(上)

蒙哥的攻略:蒙古灭大理国之战(下)

彭雪枫与汤恩伯在河南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和日*到底谁更厉害?

中央*官学校教导总队殉国记:*埔建*

汤恩伯决战台儿庄——解说台儿庄会战之内线、外线作战

汤恩伯与陈仪悬案:审判与处决

日*与苏*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年,在山西山地机动的日*。

关于中条山会战,很多人读到这段历史时,都对蒋介石说的一句话尤为唏嘘:

中条山会战是抗战史上的耻辱。

这段历史和这句话流传至今,流传网络,很多对国*抗战历史有着陈见者,往往借此说事,口沫飞溅处颐指气使,不免让人为此倍感惋惜。

年5月爆发的中条山会战,是抗战相持阶段时期,国*第1、2战区的主力,在山西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对日作战。

然而,因为诸多原因,会战爆发之时,日*得以在中条山外围分兵,自东、北、西三个方向,在战机、重炮、装甲部队配合下,分进合击,在国*应对迟缓、不力之下,对中条山防区的国*骤然成三面包围态势。

开战之后,中条山国*各部被日*穿插分裂,全*完全处于被动态势。

20余天激战,中条山国*战前准备不足,迎战对策不当,再加上当时中条山最高长官卫立煌将*不在战区,缺乏强力、统一指挥,于是,国*各部各自为战,仓促迎战,损失惨重。

截至年5月27日主要战事结束之时,卫立煌麾下之曾万钟第5集团*,刘茂恩第14集团*等18万大*被击溃、击散,唐淮源、寸性奇、王竣、梁希贤、陈文杞等高级将领阵亡。

除少数部队成建制突围外,中条山国*大部溃散,据日本战后资料统计,是役,国*被俘3.5万人,阵亡4.2万人,日*仅战死人,负伤人,伤亡不到人。

即便按照当时重庆方面公布数据,日*伤亡也不到1万。

中条山会战交换比极为难看。

那么,中条山会战除却上述的,在战略、战术上暴露出来的战前准备不足,迎战对策不当,战区缺乏缺乏强力、统一指挥等等*事原因之外,惨败如此,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事实上,在武汉会战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长江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因此,中国在长江战场投入兵力,组织对日会战的规模、次数,均是远超北方战场。

南、北方抗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大原因在于承担河南及长江战场作战的第9战区,第5战区等,基本实现了*令、*令统一。

相比之下,北方抗战,尤其山西抗战,直到抗战结束,基本没有形成统一的*令、*令。除却八路*发动的百团大战之外,中国*队在*河以北战场鲜有主动出击。

在山西战区,当时,以重庆、延安、阎锡山三个山头为主,形成了八路*、中央*、滇*、陕*、豫*、川*、桂*、晋绥*等等关系错综复杂的武装力量。

是以,更多的、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山头,自然在*略战略上对抗战这个大目标有着千差万别的分歧。

中条山防区情况便属如此。

年,日本重点攻击南方长江战场,山西局势相对平静。

众所周知,自中原大战之后阎锡山再次复出主持山西**,山西排外情绪一度高涨。

抗战爆发,阎锡山及其部属虽然抗战态度鲜明,但是过于低估日*战力,一度以晋绥*主力发起平型关会战、忻口会战、娘子关会战、太原会战等会战,死拼日寇。

就此,在太原会战失败,太原沦陷之后,以晋绥*为主力的第2战区伤亡惨重,几乎失去继续作战之战力。

就此,山西抗战力量便明显分化为中央*卫立煌部,八路*主力及晋绥*三家抗战局面。

抗战期间的卫立煌。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阎锡山出钱出力,想当然地启用各方阵营的山西本土**干才,投入血本,倾心培养,意图重组山西新*,形成第2战区新的战力。

阎锡山本意借此壮大晋绥*,以挤压、消化重庆、延安对山西抗战大局的影响。

不料,新*组建时日不长,已经渐显分化态势。

这让阎锡山尤为不满。

于是,阎锡山转身又开始寻求与重庆重新合作,一方面优待到山西抗日的川*、滇*、桂*,一方面排斥八路,疏远陕*、豫*。

平心而论,阎锡山主*山西固然有其所长对山西发展做过颇多益事,但是,阎锡山在发现其影响力明显弱于重庆、延安的情况下,他所制定、调整的抗战方略,始终就承袭了中原会战时期的*阀竞争的套路。

如此暗流涌动,山西**离心,阎锡山不免自作聪明混乱了山西抗战大局。

其实,早自年红*东征开始,南京*府即以10个师进入山西后,阎锡山从未放弃排外思想。

抗战爆发,阎锡山即通电以响应、联合延安抗日,主动邀请八路*入晋参战,意图借八路*入晋抗战,借以抵消南京方面对山西的影响。

在太原会战之后,老谋深算的阎锡山在重庆、延安之间游移不定,为均衡与重庆、延安关系,阎锡山甚至有过山西和谈的想法。

此后,在重建新*,到新*失控,再到欲图重新掌控新*,作为雄心勃勃的老牌*阀,阎锡山依然有着强腕独统山西的强烈企图。

于是,重庆、延安和阎锡山之间相互戒备,就此,日寇尚未大举进犯,山西抗战大局就已然分化对立,潜流暗涌了。

年,为抗战战略,国共发生重大分歧。

山西新*改编为八路*后参战了百团大战。

是年,12月,阎锡山急于重新掌控新*,山西爆发了晋西事变。

彼时,正值重庆大本营向全国各站区下达冬季攻势命令,全国各地激战连连。然而,山西没有什么动静。

山西没有动静,一是因为晋绥*在抗战初期战损消耗惨重,几无战力;二是阎锡山及其二战区对重建的山西新*确实已经失去了有效控制。

晋绥*旧*、新*矛盾一触即发。

12月3日,晋绥*第6集团*陈长捷部与山西新*决死第2纵队、*卫第旅发生冲突。

12月6日,在八路*晋西支队支援下,晋西南新*拥阎抗日讨逆总指挥部,山西抗战部队内部冲突升级为战役级作战。

事后,该部新*脱离二战区,突围到达晋西北,归建八路*序列投入抗战。

于是,阎锡山终于找到新*抗命口实,决心撤换新*干部,借以收回山西新**权。

在未经妥善、周密准备下,第二战区派出了素以职业*人榜样的孙楚就任主要由新*编成的第八集团*总司令,前往新*督阵发起冬季攻势。

年冬,孙楚奉第二战区长官部命令,率领第三行署机关人员及集司警卫部队数百人由秋林出发。

孙楚率部绕道河南,从渑池渡河到达新*主要集结地阳城。

孙楚,后来在内战中被俘,年与廖耀湘等68人被特赦,年1月病逝于太原。

孙楚素来在晋绥*各派将领里面为中间人物,以正统*人自居,几乎不介入*治派系斗争。

因而,在晋绥*将领里面,孙楚有公正人之称,其统兵、执*才能颇得各方美誉。

第6集团*陈长捷部与山西新*、八路*发生激战,阎锡山严令孙楚控制新*第1、第3纵队。

于是,几乎空架子的第八集团*司令孙楚只好铤而走险。

如影视剧《亮剑》李云龙闯楚云飞司令部那般,当时,孙楚亲自带着警卫10余人,每人脖子上挂着手榴弹,飞骑忽然冲进了新*第3纵队总部。

很快,孙楚拘捕、禁闭了新*第3纵队总部人员,控制了新*第3纵队。

随后,孙楚根据阎锡山命令,强行下令,要求该部参加冬季攻势。

就此,晋绥*旧*、新*矛盾进一步激化不可收拾。

孙楚以*人不干*只抗日为由,只好强硬分编新*第3纵队——这支新*颇具战力的纵队一部被改编,一部被解散,剩余部分投向八路*。

晋绥*旧*与新*冲突一直延续到年1月中旬,双方在晋中地区发生规模化激战。

最后,新*在第旅主力和总部特务团支援下,顺利击败晋*。

至此,阎锡山嫡系晋绥*在山西抗战大局愈显式微。

当时,晋西事变期间,正是卫立煌主掌一方,急于建功立业、扩张势力之时。

卫立煌与阎锡山的矛盾一度发展成水火不容之势力,这也使得阎锡山出于自保,不得不寻求与八路*妥协。

作为山西一方*阀,阎锡山既心痛新*远走,更寄希望继续游走重庆、延安之间,以保不失山西权利。

于是,阎锡山与八路*谈判,新*也就正式独立于晋绥*之外。

——按照双方谈判,这部分新*得以在晋东南由八路*重新部署,后来,该部新*主力编成了陈赓的太岳兵团。

至此,自卫立煌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起,中条山根据地的*事管辖权属于第一战区,地方*权归属阎锡山山西行*体系。

国***分割,矛盾更是此起彼伏。

晋绥*守护吕梁山根据地看上去与中条山互为犄角,唇齿相依。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自然适合开展山地游击战。

然而,随着晋绥*序列的金宪章、张济、陈长捷等部已经脱离晋绥*防区,新建的新*也基本被八路*改编,阎锡山心烦意乱之外,晋绥*吕梁山根据地缺乏可战*队,未免也是自顾无暇。

就此,和第五、第九战区凭险长江合作抗战相反,第一、第二战区凭险*河、吕梁、太岳、太行天险,却少有合作抗战。

同属国*,卫立煌与阎锡山却成各自为战的态势。

在年后,日寇加强中原攻略,重庆大本营随之调换一、二战区防务,调离孙蔚如第4集团*、陈铁第14*、李家钰第47*离开中条山防区,增加一部分滇*、陕*。

抗战相持阶段,中条山既是陕西的战略屏障,同时也一直是重庆大本营北进*河反攻日*的最为重要的前进堡垒。

是以,重庆大本营调整中条山防务,数次计划调出地方*队,再以*埔系精锐刘戡等等部换防。然而,这一计划碍于第二战区总部守土思想,最终无法落地。

单靠那些新兵多,装备差的地方武装负责中条山防务,纵算他们士气高涨,其战力受制客观,自然相当有限。

当时,孙蔚如第4集团*、陈铁第14*、李家钰第47*等部离开中条山,也绝非重庆大本营无视中条山防务。

在战略层面,中条山既是*河战场*事堡垒,在河南战事紧张之时,这些部队调往*河以南中原战场应急,然后,在战事结束后,酌情再分由*河之南、北,回返中条山,并无不妥。

可是,*情万变,谁也没有想到危机就此引爆。

显然,纵观中条山大势,在晋西南布防的重庆、延安、阎锡山等三方驻守本就唇齿相依,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然而,出于抗战方略分歧和彼此戒备,*令、*令协调困难,如真遇到突发战事,孙蔚如、陈铁、李家钰等部南渡*河精锐如要驰援中条山防区,则显得不太可能了。

中条山防区及吕梁山、*河防区各方疏于联络,各自为战,*令*令不畅,这种状况延续直到年5月中条山会战爆发。

可见,中条山堡垒两翼缺乏战略策应,既容易被日*予以钳击,也容易被日*打穿防线,在东、北、西三方发起合围。

如遇大战,向南背水*河的中条山堡垒三面接敌,势必只能自求多福。

当时,山西日*多用间谍刺探情报,其实早就看清楚中条山防御的战略破绽。

中条山会战期间在山地穿插的日*。其骡马牵引火炮清晰可见。

因而,山西日*在数次抽调主力南下中原、长江战区,依然数次组织以几个联队规模,对中条山进行牵制性攻击。

日*攻击兵力不足,虽然不曾得手,但是,数次激战中条山,日*必然更是清楚地找到了国*防御破绽。

到皖南事变、*桥事变之后,年,阎锡山对重庆、延安心怀戒备之下,重庆、延安一度关系紧张。

当时,正值抗战进入最为艰苦阶段,国共分歧加大,物资匮缺也使得驻防中条山的陕*、豫*、滇*等各部为补充粮秣、*火、新兵频繁争执,山头之间分歧深重。

为协调各部矛盾,作为中条山最高长官,卫立煌只得勉力四面斡旋。斡旋并无结果,卫立煌本人也数次为重庆误会。

于是,卫立煌一怒之下,远走四川养病。

这时的中条山,看似近二十万大*,最高长官出走,各部自成体系,实则,就如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龙文章有句台词:

砂子堆起来的*队。

可见,当时中条山的事情,确实难办。

直到临近中条山开战前夜,重庆大本营得到*统情报,这才得知大战在即,既无法及时调动河南第五战区兵力回援中条山,也就只好寄希望山西各方。

当时,重庆电示阎锡山部,也请驻重庆的苏*总顾问崔可夫将*出面找周总等人协商。

然而,*令不畅,太岳兵团和第一战区、中条山防区方面似乎并没有达成一体化作战的方案,再加上何应钦对太岳兵团的机动感到不安。

是以,太岳兵团驰援中条山的计划也就自然落空。

情急之下,在协同一、二、五战区开会,何应钦进行战略布防,即主张以4个*在*河南岸,配置警戒太岳地区方向。

这个方向,正对的正是太岳兵团主力。

日*野炮阵地。

何应钦假设,这样布阵,一旦*河以北发生战事,这部国*即可归建二战区,又或者第五战区吃紧,这部国*也可南下归建洛阳防务。

看似两全,实则在皖南事变之后敏感时期,这样布兵,自然引起各方惊疑。

如此之下,在中条山堡垒外围,中国*队相互戒备反而给了日*可乘之机。

于是,日*以东、北、西三路闪击、合围中条山,最终得手,酿成国*在中条山的惨败。

据《中国事变陆*作战史》记述称,此役,日*只用21个小时即占领了国*防守的最重要的渡河点垣曲,截断了国**河南北的通联。

此后,在用35个小时后,日*对整个中条山国*各部完成了的外侧包围,用40个小时即完成了内侧包围。

换言之,即日*从5月7日傍晚开始行动,到9日中午,即全部完成了对中条山近20万中国*队的双重战役合围。

至此,缺乏作战主力,*火粮秣本就匮缺,医院、兵站、机关等后勤单位的中条山根据地,在几乎得不到任何战略性支援的态势下,大祸降临。

山西日*的山地运动。

双重合围之后,以空中、远程强大火力配合下,日*在中条山进行反复拉网扫荡。

——期间,周边一、二、五战区,以及分属国、共驻防晋、陕、豫等地各部因为缺乏统一的*令、统一的指挥,因而,对日*闪击合围中条山,也只好守土观望。

重庆方面心急火燎,连连电示各部援助,然而,几无效果。

当时,第五战区在河南靠近*河的陕*孙桐萱部,是一支靠近中条山战区的齐装满员的生力*。

然而,孙桐萱部熟悉地理,靠近战场,最终还是选择隔岸观火,按兵不动坐等会战结束。

日*突袭中条山,国*空前惨败,致使远在大后方疗养的常胜将*卫立煌为此声誉受损,被重庆方面撤职查办。

此后,卫立煌奉命北上五战区协助指挥,戴罪立功,则对孙桐萱自保实力,坐望不救中条山十分愤怒。

当时,孙桐萱部3万余负责郑州防务,被6个日*中队攻击,却丢掉防区,掉头就跑。

卫立煌在指挥所闻讯愤然,跺脚大骂孙桐萱,严令他带领第3*团,负责郑州收复。

而后,卫立煌带领警卫,亲临前敌,拔枪督战,孙桐萱这才统率全*3个师,拼死向郑州猛扑,轻松击败不到2千人的日*守*,瞬间收复郑州。

由此可见,如孙桐萱部兵强马壮,在中条山会战当时隔河观望,确实误事。

日*进犯山西。

现在结合地图再看历史,山西日*在中条山会战期间,以重兵兵分三路,穿越二战区防区,甚至翻山越岭远袭中条山西线,在*事上显得不可思议。

为此,蒋介石远在重庆看着败局铸成,愤恨喊出中条山战役是民族抗日的耻辱。

战至5月20日左右,中条山天险几乎全部失守。

在抗战相持阶段,中条山天险在北方抗日战场之重要,犹如三国时候的刘备集团的荆州基地。

三国时期,拥有荆州,刘备集团即可由汉中、荆州两路出兵中原。同理,在长江战场之外,中条山天险则是重庆大本营在*河流域的北线进出的基地、天险。

随着中条山会战惨败,重庆失去中条山堡垒,自然也就失去在华北抗战的前进基地,只好专心致意打好南线的长江战场了。

同时,因为丧失中条山天险,重庆大本营也不得不以10万精锐,在潼关部署,以保卫西安、秦岭,战略屏障四川、重庆。

重庆大本营这个重兵布放,历史上,也容易被认为是重兵围困延安。

于是,太岳兵团布局重点也随之调整到中条山方向。

——国共关系为此又趋于紧张。

兄弟阋于墙,日*趁机抽掉兵力继续南下。

尤其在年12月,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放弃速战决胜中国的战略企图,更是不断抽兵南调。

当时,日*在中条山会战编成的十万精锐的日*第1*,渐渐减少,甚至不足2万人。

然而,这2万日*却在中条山及山西战区,牵制重庆、延安、阎锡山等各部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部属的数十万主力。

中条山会战期间正在机动的日*。

后来,日*毕竟兵力不足,为重庆、延安、阎锡山等各部大势威压,只得逐步收拢,以保障山西的点线防御。

就此,陈赓太岳兵团顺势推进,得以在中条山根据地及侧翼也就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起来。

失去中条山根据地,国*在北线失去战略基地。

虽然在滇缅战场和南线战场打得出色,但是抗战结束,国*南线主力,以及陕西胡宗南部却难以与中原战场连成一片,更难实现战略策应。

反之,占据中条山根据地,太岳兵团也就有了后来挺进中原的跳板。

在*事角度上,可见,中条山会战及中条山得失,对历史影响之大,并不局限于抗日战争。

本文近字,看完可以三点一转。

鸣谢情谊赞,朋友注明加:zhenxiangshutian。

回望中越边境战争系列及谅山战役系列(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橡树详说中条山会战对山西抗战之战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