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州—上海,我们的巡展进入第三天,一路走来受到藏家的热情欢迎。明天我们将走进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向热爱艺术品收藏的朋友呈现数百件高端铜镜、佛像、印章、古籍碑帖等珍品重器,不乏吴越艺术精品,敬邀您拨冗前来,共赏文物之美。
??第三站:绍兴站
巡展时间:年1月2日
巡展地点:绍兴伟丰古玩城3层室
巡展联系人:孔经理
巡展联系人:董经理
巡展联系人:程经理
能明能鉴宜子宜孙—铜镜专场
预展时间:年1月8日至拍卖前
拍卖时间:年1月9日20:00
展拍??镜圆形,长方钮,钮上刻有铭文,其外高凸弦纹环绕两周。此镜通体银亮,熠熠生辉,品相一流,虽光素无纹,却在朴实中显示出其高贵典雅的审美情趣。
1
LOT
刻花双龙镜
尺寸:直径12cm厚0.6cm重g完美
RMB:1,
??圆形,圆柱钮。内区排布圆圈地纹,绕钮浮雕饰二条飞龙,首尾相接,一龙张嘴视前,一龙静观其后,双龙身形弯曲流畅,指爪锋利。如意云纹高缘。此镜厚重,构图大气,为明镜中难得一见的佳品.
1
LOT
“薛茂松造”文字镜
尺寸:边长8.4cm厚0.2cm重g完美罕见
RMB:1,
??镜方形,形制规整,为文房清供雅器,镜背铸铭以为饰,书体方正,字口深竣犀利,纵向左旋合为八字铭“云开璧月,万里澄清”,是对其铜镜清质的赞赏之词,所下角铸饰方章,内铸铭“薛茂松”造,方正严整。整镜铸工精湛,制作考究,极具文雅气韵,清供佳品。明清之际湖州薛家的诗文方镜,是文人赏玩的案头陈设雅器,镜面涂银则光可鉴容。薛家是明清时期湖州的铸镜世家,薛家镜亦是当时极为响亮的铜镜品牌。薛茂松,明代湖州镜名门薛氏家族成员,万曆年间铸镜名工。明刘沂春编《乌程县志》:“湖之薛镜驰名,薛、杭人,而业于湖,以磨镜必用湖水为佳。”明万曆进士曾任湖州推官的谢肇浙《西吴枝乘》“镜亦以吴兴为良,范金固不殊,其水清洌,能发光也,最知名者薛氏……”,可见当时湖州薛氏镜极富盛名。
??查阅中国古代冶铜史。青铜:《周礼-考工记》“鉴燧之齐”是“金锡半”。“齐”,同剂。“金”是指赤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红铜即纯铜。实际情况是战国、汉、唐铜镜的合金配方,各个地区,各个朝代,区别很大。一般官炉制作的铜镜,其合金成份为铜、锡、铅组成,即铜70%、锡25%、铅5%。白铜即镍白铜:晋代《华阳国志》云南东川地区有螳螂山,“出银、铅、白铜、杂药”。宋、元、明的古籍中载有镍白铜的冶炼:“以砒霜甘药制炼为白铜”。近代研究,所谓的砒石、砒霜、砒粉即白镍矿(NIAS2)镍白铜合金成份铜77%、镍20%。*铜:铜锌合金,其治炼历史有三个阶段:1.伴生矿锌的加入。2.宋元时期炉甘石加入化铜炉氧化后与铜一起冶炼。3.作为铜锌合金的*铜规模性使用,要晚至明代嘉靖朝铸造的*铜钱币。用的是“二火”,即二炼。而“宣德炉”的冶炼,据记载则是“八炼、十炼、十二炼。”而且标明“洋锅”。也就是暹罗进贡的“风磨铜”。据清宫乾隆九年的档案记载:雍正御赐的“宣铜”器,属*铜铸造(含锌均值8.2%)清代宫廷器物铸造用的是“宣铜”铸造体系。据故宫研究员李米佳的检测,故宫旧藏铜炉有六件检测出*金成份,结果含金高的达到1.1%、锌11.9%。说明精*铜冶炼是加入*金成份的。(《紫禁城》年3月,李米佳《宣铜之器、宣铜之鉴》)
??此面诗文方镜,铜质完全达到了“宣铜”要求。铜色*亮,璀璨亮丽,结构致密,无任何气孔,显示了极大的铸造密度,唯此为基础,经过岁月浸润,才有如此温润细腻的包浆。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品质。经过以上对诗文方镜铜质的分析及放故宫收藏品的比对,湖州薛家诗文方镜民间销售的,主要是青铜与*铜。而作为贡品进呈到清宫的,是精*铜,说明湖州薛家完全有能力经过“千锤百炼”炼出精*铜,并与“宣铜”可媲美。
1
LOT
“薛茂松造”文字镜拓片
RMB:1,
1
LOT
六山十二叶纹镜
尺寸:直径18.2cm厚0.6cm重g极其罕见,大名誉品
参阅:六山纹镜?落槌价万?大唐西市年秋拍
RMB:2,,
??六山镜,中国古代铜镜艺术中的超然之作,中华古鉴中的奇珍,大名誉品种。镜圆形,弦纹钮,钮外饰有一周凹面环带,打磨精细,环带外围铸饰有六瓣花叶纹,叶脉清晰,层次鲜明,精湛入微,主题纹饰为左旋状的六个“山”字纹与细腻缜密的羽状地纹组成的复合纹路,是此时期铜镜艺术的经典组合样式,极具特色。“山”字纹方正庄丽,严整规秩,刚劲有力,中间竖道顶于镜缘,左边短竖道外侧延伸至“山”纹底部,相互接连构成一幅规整的正六角形图式,可见此时娴熟的几何图形设计的造诣。六个“山”字纹主体皆有精细打磨,呈左旋状态叠压在细密的羽状地纹之上,设计巧妙,细腻处有可见阳刚气韵,构图形态与风格展现出一种庄严、奇谲、神秘和旋转生生不息的气势,为浪漫瑰丽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六山之间铸饰花叶纹,与内区花叶遥相呼应,印证着“天地有山,山中有花叶”的说法,是古人世界观的一种抽象化的体现。花叶纹在山字镜上的应用是其装饰艺术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延伸,常以“山”字纹数量的整数倍作等分布局。整镜纹饰设计奇巧,构图规整,充满的了奇谲的想象与高妙的美学素养,集科技工艺、艺术设计与装饰美学之大成于一体,堪为古代青铜冶铸技艺的奇葩。此镜状态极佳,保存完整,皮色熟润,镜体干净,通体黑漆古如墨玉莹亮,华美瑰丽,气韵天成,为中国铜镜艺术的精诚之作,绝世奇珍,极美品。
??六山镜遗存极少,全世界数不过十,所见皆为大珍。目前已知的六山纹镜皆为馆藏与私人收藏,极少现于市场,在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曾出现一面14.3公分的六山纹镜,最终以万元的价格落锤,一举刷新了全球铜镜拍卖的记录,而此镜,为目前已知仅可流通的六山镜,极为珍罕。惜对裂
??
1
LOT
六山镜拓片
RMB:1,
1
LOT
三龙镜
尺寸:直径15.7cm厚0.3cm重g完美
RMB:,
??三龙纹镜,是战国风格铜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龙纹铜镜之一,整体呈现出古雅瑰丽的艺术风格。镜圆形,弦纹钮,外饰一周凹面环带,主区饰有三组宽线状夔龙纹,龙口大张,上下颌有尖牙,龙脑后有一短角,龙身曲折成菱格形缠绕,龙腿劲健有力,龙尾回转,三组夔龙均单爪立于环带之上,构图舒朗巧妙。地纹为缜密的云雷纹,凸显主纹力度,层次鲜明,素镜缘。整镜保存完好,铸造精美,版模精细,皮壳古朴醇厚,上佳品质,收藏美品。
??此面三龙镜是龙纹铜镜艺术风格中较为具象的一个类型,龙形体刻画细致,镜中夔龙的造型衍生于青铜器上的夔龙纹,是古代龙纹崇拜思想的实物呈现。这种龙纹被粗细曲直不等的宽线条图案化,体现出几何图案的造型之美。此类镜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龙变凤”现象,夔龙的其余纹饰不变,龙首变为凤首,谓之夔凤纹,这在其他类型的龙纹镜上是不会出现的。
1
LOT
“家常富贵”铭文镜
尺寸:直径10.3cm厚0.5cm重g
RMB:1,
??圆形,圆钮,连峰纹钮座。钮座外环绕四枚圆座乳钉,其外环绕一周内向十六连弧纹圈带。主区纹饰为四枚并蒂连珠纹座乳钉呈十字形交叉排列,其间环置四字铭文:“家常贵富”。
1
LOT
四乳内连弧镜
尺寸:直径10cm厚0.2cm重g
RMB:1,
??圆形,博山钮。钮外一周环带,外饰一周凹面窄环带,带上四乳平均分布,外饰内向十二连弧纹。
1
LOT
四乳神兽镜
尺寸:直径14.3cm厚0.5cm重g完美
RMB:,
??圆形,圆钮,柿蒂形钮座。一周凸起的宽弦纹带将镜钮与主纹饰隔开。弦纹内外各有一圈斜线纹,主纹饰被四枚圆座乳钉平均分成四组,每组两瑞兽纹饰。其中羽人立于龙纹前,一组龙虎对峙纹生动形象,另外两组为白虎与山羊纹饰。纹饰两两相对,身侧均饰有卷草云气纹饰,瑞兽以刚劲的线条刻画而成,动态神情表现俱佳,极为生动传神,近缘处饰双折线连珠纹。铜镜纹饰繁复精细,造型生动传神。黑漆古,品相极佳。镜背光整无瑕,纹饰精妙,品相甚佳。
1
LOT
四乳瑞兽镜
尺寸:直径18.8cm厚0.6cm重g完美
RMB:,
??圆形,圆钮,柿蒂形钮座。一周凸起的宽弦纹带将镜钮与主纹饰隔开。弦纹内外各有一圈几何纹,主纹饰被四枚圆座乳钉平均分成四组,每组两瑞兽纹饰。其中两组为羽人立于龙纹前,另外两组为白虎与山羊纹饰。纹饰两两相对,身侧均饰有卷草云气纹饰,瑞兽以刚劲的线条刻画而成,动态神情表现俱佳,极为生动传神,近缘处一周栉齿纹,缘宽厚饰几何纹边,似日月状纹饰一周,少见。镜背光整无瑕,纹饰精妙,品相甚佳。
1
LOT
“宜佳人”双圈铭文镜
尺寸:直径18cm厚0.6cm重g精美
RMB:1,
??圆形,圆钮,并蒂十二连珠纹钮座,钮座外一周凸起的圈带,其外配置一周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之间以涡纹间隔。铭文外一周凸起的圈带,圈带外两周栉齿纹之间配置铭文“清之冶铜华以为镜,昭察衣服观容貌,丝组杂以为信,清光乎宜佳人;”宽镜缘。此镜字体圆润饱满,铸造精美清晰,品相完美。
1
LOT
四乳规矩镜
尺寸:直径13cm厚0.5cm重g精美
RMB:1,
??圆形,圆钮,圆钮座。钮座外为一圈凹面方框。方框外规矩纹。主体纹饰分为四个部分,其上所饰神兽分别为:朱雀、青龙、白虎,期间云气升腾,宛如仙境。四神纹精密细腻,昂首阔步姿态霸气,神兽形象丰满生动,动作传神逼真,线条刻画流畅自然。主纹外为一圈栉齿纹。此镜做工精良,光气一流,版模力度极佳,镜面犹可鉴人,品相完美无瑕,是一面不可多得的佳品。
1
LOT
规矩镜
尺寸:直径15.6cm厚0.5cm重g精美
RMB:1,
??镜体光整匀亮,线条纹饰立体,钮座外双线凹面方形界格。界格内十二枚乳钉和地支纹相间分布。此镜主纹为穿插在八乳及博局纹间的祥禽瑞兽。按上下左右分为四方八组,每组一枚弦纹座乳钉。神兽纹饰包括,四神纹和禽鸟、羽人、瑞兽纹饰。一周铭文:“来言之纪镜光始,青龙居左虎在右,辟去不祥宜古市,长保二亲利孙子,寿敝原石先(献)王母”。
1
LOT
花边规矩镜
尺寸:直径14cm厚0.4cm重g完美
RMB:50,
??圆形,圆扭,方形钮座,钮座内侧连绵卷云纹,凹面方框,镜通体光亮。界格与博局纹将镜背分成四方八区,每区饰乳钉和两个神兽纹饰,间有神兽纹,四灵的形象运用可见当时规矩神兽常见的运用,间有跑兽禽鸟以丰富其装饰。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变形夸张,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姿态优雅,或闲庭信步,或回首顾望,表现出一派热闹从容地场景。近缘处一圈短斜线纹,镜缘上饰一周跑兽边,尤为独特。线条细腻流畅,纹饰布局精巧细密。保存完好,版模甚佳。
“新兴辟雍建明堂,虏胡真(殄)灭见青*,然于举土列矦王,将*令尹居户行,诸王万舍在北方,郊祀星宿并共皇,子孙。”
1
LOT
“新兴辟雍建明堂”铭四神博局纹镜
尺寸:直径16.8cm厚0.4cm重g完美,少见
RMB:,
??镜圆形,半圆钮,圆钮座,主题纹饰采用线雕的表现技法,制造精美,铸工精湛,钮外环饰十二枚乳丁,间饰十二地支铭文,外饰一周凹面界格,此为钮区。主区饰有八枚带座乳丁与“TVL”博局纹图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列四方,其间搭配少见瑞兽纹饰,四神及瑞兽形体皆以线工勾勒,具象写实,流畅遒劲,极具力度,呈现出静中有动的律动视感。主区图式之外有一周铭文带,铸铭铭文内容丰富且少见,昭示着新朝时期王莽托古改制的一段历史与*治集团的思想教化。镜缘饰有一周锯齿纹与流云纹,又称辟雍纹,与镜铭与纹饰布局相照应。整镜纹饰构图合理规整,构思精妙,四神博局的造型是此时期铜镜艺术的最喜闻乐见的样式,内容丰富,版式规整,文化意义涵广,是汉人眼中宇宙图示、五行阴阳、祥瑞思想的综合呈现。亦是线雕技艺的集大成者,对于线条的极致运用成为此时期铜镜美学的主流,以阳线勾勒纹饰形体,在写实的意蕴基础上更显流畅遒劲,呈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视觉感官体验。天地的框架经过铸镜工匠艺术化的处理跃然呈现在铜镜镜背,方形界格以象地,地支示以八方,博局纹代表天地框架,四神掌四方,搭配象征祥瑞的神兽纹饰,足见工匠的奇妙构思,天地四方、五行阴阳皆可成为灵感的来源。此镜保存完好,状态极佳,尺寸复合官制规格,精良品质,镜体干净,通体黑光且皮色一流,上佳藏品。
??此镜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社会文化与人文的体现,更昭示了一段托古改制的历史,有着深刻的历史价值。汉铭多有七言铭的类型,开言为“新兴辟雍建明堂”,“新”为国号,此镜制造于新朝建立之后,王莽在永始元年被封为新都候,改制后便以“新”为国号。“兴辟雍建明堂”开门见山的指出王莽执*之后的*治宣传,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王莽奏请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今西安城内还有元始四年建造的明堂辟雍的遗址。“虏胡真(殄)灭见青*”揭示了一段血的历史。“虏胡”即“胡虏”,“胡虏殄灭”系指汉武帝时,大将*卫青与霍去病领*大战匈奴的几场胜仗,然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已成了国泰民安的代名词。“青*”有两种释读,其一,有的学者认为是天边彩霞,喻意吉祥。其二,《汉书.礼乐志二》载:郊祀歌十九章,其诗曰:“练时日,候有望??灵安留,吟青*。”颜师古注:“青*,谓四时之乐也。”这一句是说在演奏郊祀乐曲时祈祷国泰民安,应与“郊祀星宿并共皇”遥相呼应。“然于举土列矦王”则凸显的是当时统治集团的文治武功,“然于”意为“单于”,指匈奴首领,“举土”顾名思义为进献土地,此句记载的是一段匈奴臣服,进献土地,封疆列矦的历史。《汉书.食货志》载“居摄元年,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莽乃遣使易单于印,贬钩町王为侯。二方始怨,侵犯边境。”历史上,汉王朝与匈奴的确有一段和平的历史,居摄元年之后关系恶化,所以此铭出现与新朝之后,显然是宣传教化之功。“将*令尹居户行,诸王万舍在北方。”所记载的是王莽集团在兴辟雍建明堂之后,为将*百官、广大百姓以及扩招的太学生统一建造住所的历史。《汉书.王莽传》载“元始四年,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王莽因推崇古文经学,颇受当时儒生的敬仰,太学规模也发展至数千人,故而为太学生建造的居所称为“万舍”,可由此管窥西汉末年及新朝时期的城市规划,极具意义。结尾“子孙”应为“宜子孙”,是常见的祈福铭文。镜铭的呈现在神诡的纹饰基调下丰富了整镜的文化内涵,是考证新朝历史的实物例证与文化载体。
“新兴辟雍建明堂,虏胡真(殄)灭见青*,然于举土列矦王,将*令尹居户行,诸王万舍在北方,郊祀星宿并共皇,子孙。”
1
LOT
“新兴辟雍建明堂”铭四神博局纹镜拓片
RMB:1,
点击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