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武威景点一览看千年变迁,聆梵音缭绕
TUhjnbcbe - 2021/3/19 16:46:00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www.niupixuanzl.net/zjtd/m/

一、凉州怀古

武威古今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因彰显汉武帝大汉帝国*队的“武功*威”而得名。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佛教文化名城、中国古代北方佛教中心。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姑臧、雍凉、侠都、凉都等,地处汉、藏、蒙界,东邻宁夏,南望兰州、青海,西通*,北去内蒙,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开疆拓土,曾设“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武威为河西第一郡。武威古时曾作为东晋前凉、后凉、北凉、南凉、大凉的首都,是“六朝古都”、“凉国故地”、“西夏陪都”、“河西名都”,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华夏两大中心之一,一度是西北的*事、*治、文化、佛教、经济中心。

武威现存许多文物古迹,彰显着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站在南城门楼上,放眼望去尽管都是现代化的街道和楼房,但不知何故,总能让人感悟到这座昔日西北重镇曾经的繁华和烟云……

二、走进雷台

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作为一名曾经的旅游从业人员,来到武威,理所当然的要到雷台汉墓,寻觅“飞马踏燕”的来龙去脉。雷台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丝绸之路上的旅游精品项目。公园由飞马踏燕广场、汉文化一条街、汉文化博物馆、雷台观、雷台汉墓等组成。从大门开始,处处弥散着的都是汉文化……

交通:从火车站乘1路车,票价一元(武威的公交车票价基本都是一元),在雷台什字站下车,然后顺着北关中路向东约50米,就来到了雷台公园。

门票:公园不收门票。

马踏飞燕广场

“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年10月在武威雷台汉墓出土,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马昂首嘶鸣,躯干健壮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一足踏燕、三足腾空,矫健俊美,飞驰向前,别具风姿。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而此前的年至年,“马踏飞燕”曾先后到法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奥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兰、比利时、美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高度赞誉。

由于雷台是“马踏飞燕”的出土地,公园的核心自然都是围绕着这个稀世珍宝而设计。一进大门就是马踏飞燕广场,硕大的广场中心矗立着“马踏飞燕”标志,广场周边有凝聚汉文化精萃的大型浮雕墙。

铜车马仪仗俑

走过广场,走过这颇具汉风的石鼓牌楼。

铜车马仪仗俑队,由99件铸造精湛的铜雕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几十匹铜马,造型优美,形态多样,有矫健刚毅的骑马,也有肥壮彪悍的驾车马,还有飞奔绝尘的千里马。有的昂首前进,有的跳跃腾起,有的驱车驾辕,铜车马仪仗队栩栩如生地表现了“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场面。

雷台汉文化陈列厅

告别铜车马仪仗俑队列,到雷台汉文化陈列厅参观,这里17:00点要下班。免费参观。

当然,整个展览的重中之重还是被誉为“天马”、“天下第一马”的“马踏飞燕”。展厅里陈列的,完全是按照出土时的原形象、原比例精心仿制。据悉,真品现陈列在甘肃省博物馆……

从展厅获知,这个国宝级的文物出土时被称为“铜奔马”,专家学者考证后叫它“马超龙雀”,后来著名考古专家郭沫若大师把它命名为“马踏飞燕”(尽管存在许多争议),再后来就成为了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年,铜奔马在伦敦展出时,英媒称:“铜奔马已成引人注目的明星。”英国观众说,铜奔马“简直是艺术作品中的最高峰”。不仅如此,“马踏飞燕”还具有极高的科技价值。仅就平衡而言,难度是相当大的。东汉的这位无名艺术匠师,巧妙地利用力学平衡原理,使硕大的奔马仅靠一蹄就能平稳的立于小小的飞鸟躯体之上,创造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许多中外科学家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雷台观

雷台观毗邻汉文化陈列厅。从陈列厅出来,几步便来到了雷台观。雷台观不收费。

雷台观为武威著名道观之一,始建于清代,观内主要建筑有风神殿、雷祖殿、三皇殿等。但整座观宇却是修建在大名鼎鼎的晋代所筑的雷台之上。从雷台观的大门进去,右手是通往汉墓的路,是要收费的,直行便上雷台……

雷台原本是一处*土台,高台历史悠久而雷台之名并不遥远。因明清时期在此祭祀雷神,才被称作雷台。关于雷台前身,一说是前凉(公元年-年,距今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因台下是一座庞大的东汉墓穴,也有说高台是为保护汉墓而修建。现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长米、宽60米、高8.5米。

雷台汉墓

从雷台下来,左拐便进入雷台汉墓区,这是整个雷台公园的核心区域。参观这里是要收费的,门票50元。

雷台汉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大的东汉墓穴就在雷台下面。汉墓于年9月当地农民在挖战备地道时,在台下东南角被发现。经考证为东汉晚期(公元-)大型砖室墓,被编为一号、二号汉墓。据马俑胸前铭文记载,一号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

墓穴由墓道、墓门、甬道、前、中、后室等组成,通长40米;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阿爷走在墓道上时,尚能直立。墓道斜坡向下,两旁的“猫耳洞”挂着雷台汉墓平面图及一些关于雷台汉墓的说明、解说等资料。

这是中室的顶。现在从墓道到甬道及前室、中室、后室等,都被铁架子支撑保护起来了。

墓葬虽曾经盗掘,但遗存尚多。据说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当然,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就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了,而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就是大家已经熟悉的铜奔马,也就是“飞马踏燕”了。

雷台汉墓

三、鸠摩罗什寺

雷台公园出来乘16路车,约10分钟就来到了位于凉州区北大街大什字北侧的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始建于东晋南北朝(公元~年)后凉建国初年,已有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弘法演教之处。鸠摩罗什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翻译学鼻祖。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武威的一大奇观,明代曾为武威凉州大寺院。古人曾经盛赞罗什寺是“由来僧宝摇篮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

罗什寺塔

寺内院中雄立着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宝塔,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也就是葬舌之处。公元年,鸠摩罗什圆寂于长安,享年60岁。据说,鸠摩罗什大师圆寂时,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以证其誓,古今中外,仅此一例。

年凉州发生大地震,寺塔被震毁,仅存其半,年进行了重修。现存塔八角12层,高32米,全以条砖叠砌。从下起第3、5、8层均设门,最上层东西有小龛,龛内有佛一尊,据说为真金。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罗什寺塔是古城武威悠久而文明的历史象征,彰显着武威中国佛教文化名城和中国古代北方佛教中心的地位。

宏伟殿堂

自年起,罗什寺曾先后被中学、干校、机关占用。年7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修复鸠摩罗什寺工程。修建后的鸠摩罗什寺已是凉州区佛教界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修复后的建筑主要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多功能般若讲堂、鸠摩罗什祖师纪念堂、观音殿、罗汉殿等。

鸠摩罗什公元年生于*库车,祖先是印度人。他从小精通佛学,曾从多位名师,对佛经造诣很深。后被龟兹王亲自从阿克苏迎往龟兹新寺,奉为国师,使罗什大名传播西域诸国。公元年,前秦王苻坚为得到鸠摩罗什而令大将吕光伐龟兹。公元年吕光破龟兹,得鸠摩罗什。归途经凉州时,建立了后凉国。此后鸠摩罗什在凉州讲经说法、传播佛教达十七八年之久。公元年,鸠摩罗什被迎到长安,尊为国师,开始译经事业。他在中国有弟子,是十六国时期三大僧人(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之一。

四、文庙朝圣

从鸠摩罗什寺出来,还是乘16路公交,只需四站便来到了武威文庙(票价一元)。武威文庙也叫圣庙、孔庙。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古建筑群。总面积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

文昌宫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四年(西元年),历经扩建,规模庞大,号称“陇右学宫之冠”。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组建筑为文昌宫,中组建筑是圣庙,西组建筑属凉州府儒学院,现存建筑以圣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我们按照游览示意图,由东边文昌宫的山门进入。

桂籍殿在中组圣庙建筑群的大成殿东侧,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就是民间俗称的“文曲星”。

圣庙

大成殿是圣庙的中心,也是整个文庙的主殿。大殿正中设有孔子像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文宣王之神位”。

五、白塔寺

始建于西夏的白塔寺是武威著名的景点,这里历史上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使西藏从此归属祖国版图。

凉州会谈

八点半出发,到客运中心乘9:35到*镇的客运巴士,10点40在白塔寺路口下车(5/人),前往白塔寺。一下车,便看到了著名的“凉州会谈”的双方代表--西藏宗教领袖萨班和蒙元代表、西路*统帅阔端的高大雕塑像。

“凉州会谈”,史上又称“凉州会盟”、“凉州商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次会谈决定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区域,标志着西藏从此归属祖国版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会谈”由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与蒙元代表、西路*统帅阔端在这里举行。武威白塔寺是西藏归属中国7百多年的历史见证。

公元年,元太宗窝阔台为解决西藏问题,派其之子西凉王阔端到凉州,与先期到达凉州的西藏代表、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简称萨班)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会谈”。“会谈”议定西藏各地方势力归顺蒙古*权的条件,使西藏正式归属祖国版图。白塔寺正是当年会谈并达成协议的居所。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佛教。他先后改扩建了凉州四部寺(藏传佛教寺院),其中白塔寺是他主持扩建的最宏伟的藏传佛教寺院。

白塔寺在藏语中又称谢尔智白代,即东部幻化寺,是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金塔寺、莲花寺、海藏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票35元/人。身高1.2米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老年人、*人、残疾人、教师等凭证免票。身高1.2—1.5米(不含1.5米)儿童,60—70周岁之间老人凭证半价优惠。

据史料记载,白塔寺在凉州城东绿洲拔地而起后,其规模和造型均为凉州诸寺之冠,号称“凉州佛城”。寺院一度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有4座城门,8座烽墩,东西长米,南北长米,四周有围墙,犹如城垣。寺内建筑众多,有山门、钟楼、鼓楼、金刚殿、三宝殿、大经堂等,殿堂重檐七彩,雕梁画栋,佛像千姿百态,庄严肃穆。白塔寺曾融*治、经济、宗教、民族、文化于一体,成为藏族、蒙古王室及各族官员、群众和僧侣听经礼佛的圣地和从事贸易的场所。现在的白塔寺为本世纪重建规模。

萨班大师

走进景区大门,经轮广场中心耸立着萨班的高大金色雕像……

萨班可以说是印藏地区的传奇人物。据说9岁时即能给人讲经说法,18岁学习《俱舍论》,23岁成为淹贯三藏和五明论的学者,人们尊称他为大班智达;24岁著《正理藏论》、《三律仪论》,尽破当时“邪恶”之见。萨班的名声遍及印度,印度南方的外道学者绰切嘎瓦等6位大师慕名来藏批驳佛教,萨班在13天的论辩中,以锐利的智慧和辩才大获全胜,绰切嘎瓦等被折服,拜萨班为师,从此萨班的声名誉满印藏各地。35岁时被推任为萨迦寺座主(大法台)。萨班的著述和《萨迦格言》等,在藏族佛教史和文学史中均占据重要地位。

萨班不仅是虔诚的佛教弟子,而且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治家。他的《萨迦格言》,真实反映了他的胸怀大志。正以为如此,也使他当年不顾年事已高(63岁),于公元年,从西藏出发,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历经三载到达凉州,为使西藏民众免遭战乱,萨班给西藏各地方*教首领写了一封公开信,即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陈述利害。最终于年同蒙古阔端王就西藏归属中原事宜,在白塔寺达成了著名的“凉州会谈”。萨班是西藏宗教领袖与蒙古王室建立*治联系的第一人。

萨班于年11月14日圆寂于凉州,享年70岁。蒙古王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悼祭活动,同他会谈的蒙古汗国皇子阔端按照藏式佛塔形式,为他修建了一座高42.7米的白色高大灵骨塔,其舍利遗骨大部分供藏于大灵塔内,一部分舍利灵骨送往西藏萨迦寺供养。

萨班灵塔

灵骨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嘛塔,是纪念和缅怀萨班的象征。灵骨白塔建成后,由萨迦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后成为元朝国师)亲自作了开光安神仪式。此后,东部幻化寺便改称为白塔寺,八思巴继承了萨班的衣钵,继续主持该寺,又建小塔50多座。据明宣德五年()《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帝师萨班居,师后化于本寺,乃建大塔一座,高百余尺。其后凡由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都到塔前顶礼膜拜。

不过,我们看到的大白塔只是萨班灵骨塔的复原仿制塔,也不是在原塔基位置……

白塔寺饱经历史沧桑,在走过了元代的辉煌期之后,到元末不幸毁于兵祸。明宣德五年(公元年)和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年)又前后两次重修,但其规模已大不如前……

年,凉州发生大地震,白塔寺又遭到了一次更大程度的破坏。寺院断瓦残垣,一片狼藉,绝大部分建筑被震毁,留下来的只有倒塌后的8米高的灵骨塔基座和几块石碑,一块是明宣德五年立的《重修凉州白塔志》碑,另一块是宣德六年立的《建塔记》石碑,还有一块是清康熙二十一年立的《重修白塔碑记》石碑。

百塔之林

大白塔周围环绕着九十九座小塔,组成塔林,因此白塔寺又叫百塔寺。

据《武威县志》记载:白塔寺“内有大塔一座,外环小塔九十九”……按历史原貌修复的一百座藏式佛塔,呈扇形分布,高低错落,造型各异……

萨班灵骨大塔

出了塔林向前走,有一个院落,这里便是真正的萨班灵骨大塔所在地。当然,现在只有残存的塔基……

萨班在白塔寺圆寂后,阔端在白塔寺内按藏式佛塔修建了一座高16层40多米,周边60多米的白塔,将萨班灵骨葬于塔内。萨班灵骨大塔毁于年的大地震……

残存的萨班灵骨塔塔基高8米、边长14米……

凉州白塔寺

白塔寺,又称百塔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20公里的凉州区武南镇白塔村。它是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河西走廊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由于白塔寺重要的历史价值,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府对白塔寺的修复和建设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年5月,白塔寺保护维修及景区开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万元。现已形成了规模恢宏而神秘的百座藏式佛塔、历史见证地萨班灵骨塔塔基遗址、“凉州会谈”纪念馆、凉州会谈石雕像、放生池以及具有西部特色的地主庄园等特色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六、大云寺

武威大云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时期称为护国寺。宏藏寺为东晋十六国时的前凉张天锡所建造,历史悠久,规模宏伟,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唐载初元年(公元年),朝廷在全国颁《大云经》,下诏各州郡修建大云寺,凉州遂将宏藏寺改名为大云寺。

明洪武十六年(),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专程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被传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明、清时期大云寺香火不断,游人众多,是凉州有名的游览胜地。

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武威发生大地震,凉州的许多名胜古迹被毁坏殆尽,大云寺也未能幸免,寺院基本被毁,唯有钟楼岿然独存。

乾隆二十五年()重修大云寺碑记称此钟“若铜、若铁、若石、若金,兼铸其中,真神物也。如响震之,则远闻数千里,发人深省,为郡脉之一大助也”。每逢日出时分,霞光万道,自西向东仰观大云钟楼,见巨钟通体被朝霞煨成红色,四周透出道道瑞光。此刻,登上钟楼击钟,钟声轰然,响彻云霄。“大云晓钟”为凉州八景之一。大云钟是凉州人心目中的神钟,每逢农历传统节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五,众多的游人登上古钟楼,敲击神钟,祈求幸福安康。古钟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昏时分我们来到武威文化广场,广场上也矗立着“马踏飞燕”雕塑。原来,继国家旅游局83年将“马踏飞燕”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之后,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也定为了武威市的城市标志,象征着武威的腾飞。

来源:武威文体广电旅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威景点一览看千年变迁,聆梵音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