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媒体看泊头扁渡里村ldquo扶贫
TUhjnbcbe - 2021/3/10 0:00:00
北京皮肤科医院那里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8.html

(本报记者孙晓卉郭玉培本报通讯员田志锋)年终岁尾,村里的扶贫基金该用到哪儿,成了泊头市文庙镇扁渡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宝林的一桩“心事”。“年村里成立了扶贫基金,原本是想帮衬村里的贫困户,可这几年,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脱了贫,2万多元扶贫基金用不上了。”昨天,在村“两委”办公室,李宝林“犯愁”地说。

别看嘴上说“愁”,李宝林的脸上却乐开了花。年,开展扶贫精准识别“回头看”,村里共确定了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尽快让他们富裕起来?”始终萦绕在李宝林的心头。年,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商议,决定设立扁渡里村扶贫基金,专门用于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接着,村“两委”成员带头捐出爱心款,村民们也积极捐款,大家你元、他元,扶贫基金账面上很快就有了3万多元。在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后,村委会按照每个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发放爱心款和救助物资,为贫困户解决了一些困难。

“扶贫基金只能解决贫困群众一时的困难,要想拔掉‘穷根’,实现长久富裕,关键还得靠他们自己。”李宝林的想法,镇里包村干部李英华十分认同。镇村干部坐在一起,分析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帮助他们寻找拔“穷根”的办法。扶智、提升“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当股东……为12户贫困户“私人定制”的扶贫措施,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中形成。

杨齐山,曾经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年轻时还好些,自打前些年有精神疾患的媳妇走失后,便一蹶不振。他既不种地,也不打工,成天游手好闲,和女儿仅靠每月元的低保勉强度日。至今,李英华仍记得第一次与杨齐山见面时的场景:推开屋门,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人几近窒息。狭小、阴暗、潮湿的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床上凌乱地摊着一堆脏兮兮的床单、衣服,处处透着穷困潦倒、颓废落魄。杨齐山呆呆地坐在屋里,胡子拉碴,蓬头垢面,衣服脏得都看不出颜色。

因为贫困,村里用扶贫基金对杨齐山进行资助,可在大家看来,他的“穷根”就是懒,不把这个根拔了,补贴多少也白费。从那以后,李英华和村干部隔三岔五就往杨齐山家跑,开始杨齐山要么爱搭不理,要么躲出去。几次入户后,细心的李英华发现,杨齐山的女儿睡觉时总是盖着一件破旧的*大衣,一问才知道家里竟然没有被子。李英华马上买了床新被子送过去。可转天再去时,却发现被子原封未动。“家里没被罩,我怕弄脏了,没舍得用。”杨齐山小声嘟囔着。李英华和村干部又赶紧送来了被罩。这件事让李英华看到了希望:杨齐山懂得珍惜了,说明他那颗冰冷的心在慢慢融化。

根据杨齐山的实际情况,镇村干部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按理说这是好事儿,可杨齐山一点儿也不积极,就连盖房子要收拾院里的施工场地他也不肯干,最后还是镇村干部联手帮他收拾。房子盖好了,李英华和村干部们去的更勤了,特别是李英华,每次去都一边帮着收拾家务,一边“唠叨”杨齐山:把自己收拾利索,把屋子打扫亮堂,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尽管杨齐山没有太多语言上的回应,可大家还是感受到了他的变化:头发清爽了,衣服干净了,屋子也利索了。李英华和村干部“乘胜追击”,为他联系了一家手工作坊,让他学做穿花,这样每月又多了七八百元的收入。从昔日靠吃救济的邋遢懒汉,到如今自给自足的大叔,杨齐山终于“站”了起来。

在李宝林、李英华看来,扶贫的意义远不止够吃有穿,更重要的是向贫困群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他们在脱贫之后能够自信地融入社会。

村民王雪,丈夫因病去世,与一对儿女相依为命。虽然通过自己打工、各级*策帮扶,还有村上扶贫基金的资助脱了贫,可生活的重负让她十分消极,甚至不愿与人交往。众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考虑到女同志更容易拉近距离,为王雪鼓劲儿的任务,就落在了李英华的身上。从此,李英华像对待亲姊妹一样关心着王雪:家里有活儿,她帮着干;孩子有事儿,她帮着解决;心里不痛快,她细心安慰……李英华的热心如同一股春风,吹散了笼罩在王雪心头的阴霾,让她慢慢自信开朗起来。如今,在李英华和村干部的帮助下,王雪在村里的一家企业打工,儿女学习努力、孝顺体贴。特别是女儿,还利用假期在村里的幼儿园勤工俭学补贴家用。当女儿第一次拿到工资交给王雪时,灿烂的笑容洋溢在王雪的脸上。李英华说,那一幕让她心里如喝了蜜一般甜。

昨天,就在李宝林为扶贫基金的发放“发愁”时,村民杜云通正坐在温暖的家中,和妻子盘算着家里一年来的收入情况。“入股分红元,低保收入元,物价补贴元,电价补贴93元,打工元……”杜云通一项项统计着,“元!咱一家靠勤奋努力挣钱,日子会越来越好!”杜云通喜滋滋地对妻子说。

一年能有这些钱,杜云通过去想都不敢想。他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说算不上大富大贵,却也乐得夫妻和睦、儿女孝顺。一切的改变,要从年说起。当杜云通拿到医生开出的“胃癌”诊断书时,犹如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这个家里的顶梁柱。短短几个月,杜云通瘦得剩下不到50公斤。而比起病痛的折磨,更让杜云通绝望的,是一贫如洗的生活状况。“为了给我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儿女都在上学帮不上忙,全家的收入就靠媳妇一人打工维持。”看着落破的家、操劳的妻子,杜云通心如刀绞。

年,杜云通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那时起,一条条暖心的脱贫*策接踵而至:先是享受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大大减轻了沉重的医疗负担;随后,家里的住房被列入危房改造,新房子建了起来。再加上社会保障兜底、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物价补贴、电价补贴等,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更让杜云通欣喜的是,从年至今,由泊头市财*出资,先后为他在东方果品有限公司、万雉园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和合作社入股,每年享受分红。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个昔日冷清的农家又飘出了久违的笑声。

如今,除了妻子和儿子打工挣钱外,杜云通在身体状况好的情况下也打些零工,一家人的日子有了奔头,杜云通逢人便说:“没有*和国家的好*策,没有镇村干部的帮扶,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份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深怀感恩之心,今年疫情期间,杜云通和妻子不仅帮着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还拿出元交给村干部用于支持疫情防控。

……

去年,扁渡里村12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从今年开始,村里的扶贫基金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于是有了开头李宝林“犯愁”的一幕。说起这些钱的用处,李宝林说:“我打算跟村班子成员合计一下,把剩余的这2万多元钱就留在村里,用于资助家中遇到急难事情的村民。”

来源:沧州日报

编辑:李响王琳

编审:勾建华崔金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媒体看泊头扁渡里村ldquo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