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千年的大运河纵穿泊头小城蜿蜒北去,在城区西南角,坐落着全国著名文物单位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她气势非凡,殿宇宏敞,被誉为华北第一大寺。因她濒临运河,传说建寺原料全部由大运河航运而来,所以,当地百姓又有“运河里飘来清真寺”之说。
关于该寺的兴建,《泊头市回族志》记载一个传说:元朝末年,大都(今北京)朝廷将大兴土木,信仰伊斯兰教的脱脱丞相之子,奉命去南方调运木料,木料筹齐后,便组成长达数十里的若干木筏,沿运河北上,当行至泊头时,从大都传来明朝大将常遇春兵临城下的消息,元顺帝北走,国亡,木料不能北运,就地将木料兴建泊头清真寺。当时,这位脱脱之子滞留泊头,为安全起见隐名埋姓,准备过隐居生活,他正坐在运河边上的一块大石头上,灵机一动指石为姓,今泊头市穆斯林石姓均为脱脱之后裔。又传说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为了修缮北京金銮殿,从南方调运大批木料,船行至泊头时恰逢李自成攻入京城,明王朝瓦解,木料被当地在朝为官的回族御史卸下,修建了清真寺。两种传说均来自民间,但传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建寺材料,是从南方经大运河运来的。事实也是如此,现在寺内木料均为楠木,而楠木非北方所出,且明代曾有禁止民间使用楠木的规定,清亦沿袭明制,如无传说中的情况,泊头市回民是不可能从南方调运木料修寺的。而如此规模的清真寺修建,也并非民间所为。无论哪一种传说,能和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大事联系在一起,无疑更这座肃穆庄严的伊斯兰古寺,涂上了一层深厚而传奇的色彩。
据有关专家考证,这座清真寺属明代建筑,兼有清朝风格,这说明是明建清修的结果。从目前寺内所留遗物也证实了这一点,寺内现有乾隆四十九年立“学田碑”一通,碑文由当时任山东监察御史的回族进士杨九思所撰,铭记了当时穆斯林捐献田地作为办义学、修寺院、供阿訇生活费用等内容。此外,前殿北山墙还有嘉庆三年(年)重修砖刻,后窑殿北山墙还有清光绪三十四年(年)重修砖刻,寺北门八字墙内还有“中华民国十七年复修”字样的砖刻,所有这些都是不同时代修缮整修留下的历史烙印。
清真寺坐西朝东,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正面是仿故宫午门样式的门楼,高10米,阔3米,古棚出厦,琉璃罩顶,朱红门扇,铜钉吊环,上方悬匾,黑地金字“清真寺”三个字浑然有力。门楼两旁建有青砖布瓦扇面八字山墙,起脊凹瓦,饰以勾兽。进入正门后,前庭院各有南北义学六间,左右分至,起脊出廊。正面是拜克楼,也称望月楼,青砖灰墙,红柱绿顶,楼高20米,分上厅下阁两层,上厅四周是棱花雕栏,顶部木质透雕裙腰板垂花柱。楼两侧是歇山便门,穿过拜克楼,即到中庭院,两侧又南北配殿各六间,建置与义学相像。沿中庭甬道登阶而行,迎面是木质花阁,又叫屏门,过屏门即踏上花墙丹墀,丹墀两边各有汉白玉石桥连接南北讲堂,南讲堂为阿文小学,北讲堂为阿文大学,是教习阿文教义之所。丹墀正面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礼拜大殿,大殿是专供穆斯林诵经礼拜之用,有前抱厦、前殿、中殿和后窑殿组成,呈凸形,号称“九九八十一间”。规模宏大,气宇轩昂,大殿落架高大,内部梁柱檩椽木质咬合,均匀对称,雕花刻棱,工艺精湛,风格别致。建筑系殿前文式、殿后武式,其后窑殿部分呈方形,殿顶起六角形亭,顶子用枋木叠落成藻井形式,正中悬下一木雕莲花垂柱,栏板通体透雕,工艺新颖,花纹细腻,后大殿成为整个大殿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令人感到大殿的庄严,同时又丰富了外观造型。大殿的正门及两侧上端,原有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以及乡贤张之洞、张之万等名人题匾十八块,现仅有一块是孔夫子七十六代孙孔祥珂于同治三年榴月所赠“清真光明”,其余皆毁失于“文革”中。
举目全寺,亭台楼阁规模宏丽,大殿、配殿、讲堂、义学、沐浴室各具特色,主要建筑配置在纵轴线上,两侧布置次要建筑,主次分明,空间合理。以四合院形式封闭空间,具有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对称、协调、静穆、朴实、大方等特点,既有立体,又有陪衬,民族特色浓郁,但不同的是屋脊跑兽皆闭嘴闭眼,檐下风铃也都有铃无坠,这主要是尊重伊斯兰教避讳,成为典型的民族与宗教风格相柔相济的组合群体,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具。
花开花谢。正如历代王朝的更替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几经战争的洗礼,京杭大运河也走过了从盛到衰,古诗句“舟车捆载纷如雨,江上帆船万斛来”的情景已不复存在,发达的漕运尤其是在北方也早已终止,但千百年来依她而兴的城市却承载着现代文明向前发展着,壮大着,而与她相关的风物建筑也不断地再修饰里焕发着青春。
“大运河飘来的清真寺”,无论一代一代的凡夫俗子怎样传说、怎样演绎,但泊头小城拥有华北最大的清真寺却是事实,且华丽恢宏地屹立在这块回汉相互包容的土地上,她不仅是能工巧匠辛勤汗水的结晶和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而且还是一个美好故事的永久话题。
视频来源于网络
范凤池随心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