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致敬抗美援朝战争中可爱的川大人
TUhjnbcbe - 2020/11/3 14:44:00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tslf/

今年是中国人民  出国作战70周年。在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数百万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安全,践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奔赴朝鲜战场。面对携二战胜利余威,武器装备远远超出我*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打出了*威国威,打出了血性,打出了新中国的尊严。这场战争,中国以一己之力挫败了世界上*力最强的美国,极大地震撼了西方列强,令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年那个50年一遇的严冬,十万余英勇的 将士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不少人至今仍长眠在异国他乡。历来以报国为己任,从来不甘人后的川大人在这场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年10月下旬, 战争开始后,川大师生即开始捐款捐物,制造蒸馏水出售筹资,开展节约粮食和爱国卫生运动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 战争。

川大有组织地参与 战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英文翻译队,先后有24名川大人在 战争中担任翻译(即英文教员),其中三人光荣牺牲;二是组织了两次战场医疗队,提供救死扶伤的战场救护服务。

年11月,当周恩来总理询问从朝鲜回国述职的柴成文朝鲜战场最缺什么时,柴成文回答“英文翻译”。随即向全国高校发出了征召英文翻译人才的号召。经过团市委、川大团委的动员,现场就有很多川大学子和华西学子咬破手指写血书要求到朝鲜前线。经过翻译《资本论》等英文水平选拔,从成都市高校选拔的首批23名外语翻译随即加入60*,11月22日,开赴朝鲜前线。这23人均为在校大学生,由于华西协合大学是私立大学,学校中外籍教师较多,学生的外语水平较高,被选中的有14人,他们是:詹振声、刘开*、张光宇、王仕敬、高立村、周子嘉、陈伯毅、周明福、廖运掌、王克武、王华英、陈单特、熊光复、周正松;有7名老川大学生,他们分别是:林学逋、袁守诚、张泽石、姚文彬、边世茂、雷顺田、李嘉犹;光华大学2人:陈世刚、蒋春松,其中陈世刚在70年代从*队转业后至川大外文系任教,直至退休,因此这23名翻译中有22名是川大校友。近期,我们还采访到了仍然健在的周正松和陈世刚先生。

90岁高龄的周正松先生

95岁高龄的陈世刚先生

年3月下旬,在重庆学习的另外两位川大外文系级学生贺集彰、徐孝祥再次应征为翻译,开赴朝鲜战场,因此在整个 中,川大(含华西)贡献的翻译为24人。这些热血又有外语特长的青年在 中表现机智、勇敢,在敌情侦察、翻译缴获的文件、战场喊话、俘虏押解和管理以及停战谈判中都表现出色。其中林学逋在被俘后,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始终忠于祖国,被敌人残忍地挖心杀害,并抛尸大海。校友巴金将他的事迹写成了报告文学《不能忘却的仇恨》,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在全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詹振声烈士也是在主动要求突前侦察时不幸壮烈牺牲,埋骨朝鲜;袁守诚烈士还未走出国门,便在河北换装整训期间牺牲,葬于河北沧州泊头镇公墓。

林学逋烈士

詹振声烈士

袁守诚烈士

初期,美国大量使用凝固汽油弹,我*以前还没有遇到过此种炸弹,没有应对经验,这对 战士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战场上很多 的头部、颌面等裸露部位遭到严重创伤、烧伤。鉴于华西牙学院院长宋儒耀教授曾有在美国学习相关治疗知识的经历,年3月,中央*委直接下令给西南*区“组建一支援朝医疗队,由宋儒耀教授担任队长并负责选拔”。接到命令后,宋儒耀教授凭记忆将在美国使用的口腔医疗器械画出图形,并指导华西校办工厂加工出了一批最新型的口腔医疗器械,在以后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根据需要,选拔了一批口腔青年专家以及两位护士、一位工友,共10人组成“成都 矫形外科手术队”,于年4月31日从成都出发,经重庆到达北京,并在北京由卫生部改名为“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二大队第一小队”,后来到长春第三*医大学,以原伪满洲国外交部大楼一楼为基地,开展烧伤救护工作。这支10人的代表队组成人员如下:队长:宋儒耀,副队长:邓显昭,成员:王翰章、吕培锟、侯竞存、曹振家、彭学清(女)、杨泽君(女)、张连俊、吴银铨。

医院 手术队与其他手术队合影

队长宋儒耀与副队长邓显昭合影

宋儒耀教授白天用自制的医疗器械给伤员动手术,并让其他队员观看,晚上还编写讲义并给成员上课,后期还亲自指导成员给伤员动手术。医疗队共救治伤者余人,宋教授还在长春和北京培训其他医护人员,促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口腔专业医疗队伍的成长,并于年创办中国医医院。王翰章医院院长,吕培锟教授创办了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通过战场救护实践,宋儒耀教授开拓了口腔医学的治疗理论和领域,是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创建人之一,他的理论和自制器械,促进了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也逐渐发展成医学的一级学科。宋儒耀和他的医疗队被 总后卫生部、*治部记集体小功一次,邓显昭个人被记小功2次。年2月,医疗队完成任务,返回学校。

成都矫形外科医疗队成员合影,年2月新南门

医疗队获奖

邓显昭奖状

年1月15日,根据中国人民 总会的要求,四川省志愿援朝外科手术队在成都正式组队(正式名称为中国人民 总会工作委员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十二队),队长是川大校友、医院院长谢锡瑹教授,医院的胸外科专家杨振华教授,队员有:*新民、陈树德、萧庆叙、吴志安、薛露华(女)、萧玉曾(女)、敬以庄(华西外科医生,是后面增补的)。这支队伍中有两名华西医生,其中杨振华达到朝鲜战场后,改任医疗队队长,并荣立三等功。这支医疗队工作地点在最前线的上甘岭地区的第十四前沿兵站,他们不仅要做伤员的紧急救护和必要的手术,并将初步处理的伤员向后方转运,而且还要转移伤员以防空袭,以及扑救周边火情等。停战协定签订后, 后勤部为提高部队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开办短期*医训练班。年9月,杨振华接到命令,医院报到,担任训练班副主任。年2月,中国人民 后勤部卫生部召开“中国人民 三年卫生工作总结大会”,谢锡瑹、杨振华代表四川外科手术队参加大会。

年1月15日,四川省志愿援朝外科手术队在成都正式组队

医院,杨振华与敬以庄

在去工作岗位的途中,在 后勤二分部,与国际医防服务队第十五队(天津手术队)合影

其他还有年12月参战,担任第二次战役中朝文化教员的能沛女士。年5月参战,并担任*械员的牛开源先生。年3月赴朝,从事救治伤员工作的吴素华女士,以及年初从重庆第七*医大学(即今陆**医大学)参加重庆 外科手术队,并任队长的华西校友王化洲先生等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华西协合中学级学生张建华。中学毕业的他为了追随革命,在重庆解放且成都尚未解放之时,从成都到重庆参加第50*,后随50*赴朝鲜战场,他用他的诗歌鼓舞战友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年2月进*汉城之前牺牲于汉城郊外。他的诗《进*号》经著名作家刘白羽推荐,由著名作曲家彦克谱曲后发表在《解放*歌曲》的创刊号上。这首歌首先在国内*中传唱,随后便在全国群众中和朝鲜战场的 中传唱起来。后来,该歌还被编入《百首战歌集》,并名列榜首。

由于 战争爆发之时,解放较晚的成都还处于过渡阶段,师生革命热情高涨,踊跃参*参干,学籍管理也比较松散,形成的档案数量有限。不少学生通过自行报名参*参干或者参加干部学校,并随后走上 前线,这些人在档案中均无反映,故川大参与 战争的师生无法给出准确数字和名单,仅以概述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大川小史

文/王金玉

图/邓长春(邓显昭之子)、杨光羲(杨振华之子)、四川大学档案馆

责编/杨胜君

审核/毕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敬抗美援朝战争中可爱的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