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崩盘
即使博罗夫斯基在替补登场之后连扳2球,但依然无法改变拜仁在主场遭遇惨败的命运。这样一种输球的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5月的那场欧洲联盟杯,当时拜仁在客场以0比4不敌泽尼特,其惨状与本场比赛如出一辙。
如果仔细比较这两场败仗,其实能够从中找出不少相通的地方。比如根据技术统计来看,拜仁在这两场比赛中的控球时间都超过了55%,而且在射门次数方面不落下风。尤其在本场比赛中,主队的射门次数超出了对手一倍以上,角球数更是以8比2遥遥领先。然而这两次赢得一场大胜的球队,却都是得分不得势的对手。
为什么会在短短几个月内接连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本,恐怕还是与拜仁在建队思路方面的变化有关。在这家德国俱乐部的历史上,虽然也曾诞生过贝肯鲍尔、盖德穆勒以及马特乌斯等巨星,但总体而言,俱乐部始终坚持德国足球的精髓,把就是把整体配合摆在比个人能力更重要的位置。面对这样一个强调整体、斗志昂扬的团队,对手或许可以取得一场胜利,但却很难在精神上彻底击垮他们,因此拜仁以往鲜有在大赛中遭遇惨败的经历。
在最近几年内,拜仁似乎正在背弃他们的传统,尤其随着托尼和里贝里的到来,球队对于外援的倚重程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凭借这些球员出色的个人能力,拜仁往往能在一些恃强凌弱的比赛中取得大胜。然而一旦遇到了强敌,当个人能力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时,拜仁在团队意识和战斗精神方面的弱点就得到了放大,往往稍遇挫折就一溃千里。本次惨败的经历,或许会让俱乐部管理层反思他们的建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