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丽城市建设品牌智库巡礼系列③
“科学规划·匠心设计”
编者按:
“美丽中国”,城市先行。“美丽城市”作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构成,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手段和措施的城市规划设计,无疑是保障美丽城市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强城市设计,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对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注重城市特色营造和历史文化保护,用好精细化的设计手段营造好城市环境,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全面促进中国美丽城市建设,智库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中国美丽城市》特开辟专栏,隆重推出一批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创新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权威机构和品牌企业。本期全面系统地介绍创新打造中国特色城市发展“国家智库”的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大连公司、江苏分公司。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大连公司
立足大连谋发展,伴随东北助振兴
(来源:年1月29日《中国建设报·中国美丽城市》第11期第6~7版)
●成立背景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结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司”)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契机,为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在地服务能力,融合城市规划和土地科学技术,增加规划人才储备,北京公司于年5月正式筹建中规院(大连)空间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公司”)。大连公司愿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的“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全方位的智库支持。
大连公司筹备组与大连市沙河口区领导座谈
●发展愿景
大连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规划设计机构,拥有土地规划甲级资质;是北京公司迈向综合化、市场化、属地化的重要发展战略支撑,以建设中规院区域性规划智库和搭建区域规划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秉承北京公司务实严谨的作风,发扬“诚信、和谐、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立足大连,聚焦东北,通过属地化伴随式服务,为更多地区提供高水平、高质量、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和技术咨询服务。
●重点业务
大连公司业务领域涵盖战略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村镇规划等空间规划体系的各个方面,以及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排水防涝、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多个板块。目前已开展阜新、瓦房店、庄河、长兴岛等地的规划项目编制工作。
●团队力量
专业决定品质。在大连公司筹建之初,北京公司就调派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参与谋划,因而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参与过众多规划设计项目和科研课题,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等。主持、参与的项目包括:绵阳、唐山、林芝、大同、大连、阜新、海口、三亚、哈尔滨、齐齐哈尔、中山、潍坊、济宁等地的区域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规划等宏观类规划30余项;以曹妃甸工业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各类产业园区类规划10余项;以唐山城市总体设计、哈尔滨城市总体设计、潍坊食品谷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为代表的各类城市设计、专项规划20余项。
大连公司以北京公司技术骨干力量为依托,成功构建了一支涵盖规划、设计、工程等多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能型的团队。
●典型项目
1.《瓦房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1)定位
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年9月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新经济的成长、新动能的培育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新生的机遇,东北发展模式的转型有望实现突破性进展。年,大连市研究制定《关于大连市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为新阶段全市的转型发展作出战略性指引。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激发创新内生动力是大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瓦房店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中国轴承之都”、国家高端装备标准化试点,是大连产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瓦房店需强化延链补链强链、集群发展,围绕轴承、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实现结构调整与要素吸引,全面强化创新驱动作用,打造东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
(2)优势与区域格局
大连作为东北门户枢纽,是整个东北亚的航运中心,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基因”。瓦房店作为大连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处于沈大国家大通道和环渤海大通道的双重通道叠加区域,具有沈大、环渤海双重区域发展契机。从过去的发展态势来看,瓦房店以中心城区为承载,集聚沈大通道上的产业基础与人口规模;以长兴岛、太平湾为依托,吸引环渤海通道上的物流枢纽与滨海产业,抓住了两方面的优势。
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示范:瓦房店之所以成为国家百强县之一和东北第一强县,其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过去历版城市总体规划来看,瓦房店工业城市的定位一直延续,区域视角由大连、辽南延伸至环渤海地区。
大连都市圈核心节点城市:瓦房店中心城区地处渤海湾与*海湾中间位置,是渤海湾(长兴岛)至*海湾(花园口)通道上的必经之路,同时地处沈大通道,是大连北部交通干线十字交汇的重要枢纽,是联动渤海、*海的重要支点。从与大连的空间距离来看,瓦房店距离大连中心城区90公里,超出大连中心城区辐射影响范围,从空间上不属于大连的卫星城,而是有着独立人口基础和公共服务的节点城市,是大连先进制造、生产服务业中心。随着长兴岛、太平湾未来产业板块的崛起,瓦房店必将成为重要的核心节点城市。
自然文化资源与现代工业文明并重的文化名城:瓦房店市域内的自然与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品位较高,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海洋资源于一体。瓦房店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兼容性明显:自然风光既有大陆气候影响下的田园山地特色,又有海洋文化的风情;人文方面,历史文化与现代休闲文化相映生辉。目前拥有仙浴湾旅游度假区、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龙王庙旅游度假区等景区,骆驼山、红沿河、东屏山、老帽山等度假区和风景区也在进一步开发中,形成了以海滨、温泉、生态旅游为主的产业格局。同时,以中国轴承的摇篮——瓦轴为代表的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建筑与遗迹,将为城市更新、特色塑造提供丰富的资源。
山水林田湖海特色鲜明的宜居先锋城市:瓦房店境内有自然山体、森林河流、湖泊水库、海滨河岸等丰富的生态资源,不仅有雄伟的花岗岩高山景观,还有山林繁茂、清泉涌流的自然奇观和海岸景色,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齐聚,形成了完整的景观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自然性、稀有性、多样性等特点,形成了瓦房店特有的生态宜居城市环境。
(3)发展目标
规划目标: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门户和工业增长引擎,宜居、文化、旅游名城。
国家战略支点:环渤海开放创新战略支点;陆海开放的港口枢纽城市。依托大连打造国家海洋中心城市的要求和引领环渤海地区科技创新服务升级的使命,打造服务于环渤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辽宁转型示范:充分依托已有产业基础,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沿海化布局趋势,发挥沈大、环渤海双重区域发展优势,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和北方高质量发展的人居环境典范城市。
大连发展引擎:立足瓦房店深厚的装备制造业优势和高质量发展,牢牢占据东北第一县,努力成为中国第一县,打造大连工业增长极、中国北方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中心工业强市。
宜居先锋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山水城市;文化休闲、生态宜居后花园。依托山水林田湖海的全要素资源优势,打造大连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宜居城市。到年,大连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
项目组现场调查瓦房店市的历史文化资源
2.《阜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阜新“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绘制“一张蓝图”,通过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优化高效特色的农业空间、营造魅力开放的生活空间,为阜新转型发展提供空间承载。落实生态优先及底线管控的国家要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建设用地绩效,保障新一轮转型发展方案的落地与实施,为阜新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辽西北突破发展排头兵”奠定坚实基础。
(1)城市体检评估
阜新在指标体检的基础上开展规划评估工作,是“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工作试点。由于国土空间规划尚在编制阶段,评估主要基于《阜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进展,结合现行的《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订)和《阜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年为基期)的实施情况,从多个重点维度对阜新进行综合评估。
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和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建议,共计收集80项指标(含58项基本指标和22项推荐指标,其中2项涉海指标为空值)。综合现行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及“十三五”规划中涉及的重要指标,年规划值共计收集20项指标(其中11项符合目标方向,完成较好;7项实施较慢,需重点推动或实施难度大;2项建设用地类指标由于国土调查认定标准变动而存在较大偏差)。
年12月9日,项目组代表阜新市自然资源局向辽宁省自然资源厅专家组进行工作成果汇报,获得高度评价和认可。具体成果是以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价值取向,采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操作导向和应用导向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从战略定位、底线管控、规划结构、空间布局、支撑系统、实施保障6个方面对阜新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评估工作及时找出发展中的弱项、短板,针对存在的“城市病”提出“诊疗”方案,对容易产生的“城市病”提出预防措施,为*府科学决策提供*策建议。
战略定位维度:阜新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通过落实国家战略和*策要求,积极推动产业体系转型重构,转型发展总体格局逐步明晰。在转型战略落实过程中,阜新的工业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其作为沈阳经济区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的区域职能有所显现,但距建成辽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仍有明显差距。
阜新应进一步审视、调整优化辽西北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在融入大区域发展的同时,强化与铁岭、朝阳等城市的产业共兴、生态共建和设施共享,更加突出阜新在辽西北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屏障建设中的标杆示范作为,而非过度强调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建设。依托高铁建设等项目,积极发掘地区旅游资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针对周边大城市旅游人口市场,推出重点特色旅游项目,加强*策引导,打响“篮球城”“玛瑙城”“赛道城”等城市名片,形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底线管控维度:阜新作为辽西北重要生态屏障、粮食产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和农业功能。近年来,阜新通过加大生态建设和耕地保护投入,为全省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体上看,阜新耕地保有量有大幅提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红线管控合理,水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对于森林资源、河湖水面等方面的保护力度仍待提升。
由于耕地保护、林地保护、矿坑治理等*策方面缺乏有效协调,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矿坑治理效率不高,应加强上述*策的协调,配套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奖励举措,同时出台矿坑治理的奖励措施,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资源环境整治当中。
规模结构维度:阜新长期处于人口外流状态,常住人口总量、城镇化率等指标距离规划目标均有明显差距。仅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看,呈现用地集约化的趋势,但农村人均建设用地仍处于相关标准以上、万元GDP地耗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国土空间规划应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协调安排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用地,优化城镇村用地布局,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引导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和趋势,借助就业人员增量明显等发展优势,落实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针对人口密度有待提升、就业人员劳动生产水平较低、产业用地粗放等问题,应通过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提升城镇化质量及就业人员效率,增强人口集聚效应。
空间布局维度:区域层面,阜新立足资源优势和*策支持,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将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作为主攻点,拉动阜新产业转型升级。市域层面,“一带三轴”(“一带”指沈阜城际连接带,“三轴”指锦阜城镇轴、奈阜盘营城镇轴、彰通城镇轴)的空间格局区域明晰,但高首位度格局中的中心城辐射带动作用不突出。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阜新宜发挥京沈高铁的作用,在更大空间上融入京津冀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和蒙东经济圈。通过高铁、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多种途径提升阜新的交通网络连通度,加强物流口岸建设,推进阜新与辽西蒙东经济联合体其他地区的深度合作。
市域格局层面,阜新应积极培育“中间极”城镇和打造特色型城镇化发展平台,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支撑体系维度: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延续总体规划格局,通过新城开发和交通枢纽、城市路网建设拉伸城市空间骨架。近年来,阜新在城市环境治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公园绿地和部分教育设施、文体设施的覆盖率偏低,人居环境短板较明显。
阜新宜精准聚焦公共服务及基础服务设施短板,有的放矢,强化公共*策导向,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加快城市安全、应急保障设施完善,建设韧性城市,构建高品质、安全城区。
阜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调研座谈现场
(2)市域发展格局
发展定位:阜新提出“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争当辽西北突破发展排头兵”的战略目标。依托优势能源资源、旅游资源、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阜新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向加工服务综合体转变,努力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样板。依托大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以服务经济、旅游经济、高端制造产业为支撑,打造辽西北地区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强化辽西北生态屏障职能。加强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的区域协同,推进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构筑辽西北第一道生态屏障,保护以沈阳为主的中南部城市群生态安全。
强化辽西蒙东交通枢纽职能。推动建设对外辐射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和布局,提升阜新与京津冀、内蒙古及锦州港等方向的联通能力,加快建成综合交通枢纽服务中心,推进阜新融入区域大格局发展。
建设战略性产业基地。积极利用京沈高铁开通的历史机遇,精准对接京津冀疏解产业,引进一批与阜新产业基础契合度高、附加值高、发展动力强的产业,达到“引进一个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建设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以新能源基地为阜新经济建设的重要支点,以四方庙风电场、双子山风电场、光伏发电项目为基础,抓好新能源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电网设施,促进多种能源互补发展。建设新能源基地,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载能产业。发挥阜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杂粮、玉米、油料、果蔬种植及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开展食品基地与高校合作共建项目,促进绿色食品基地高质量发展。
市域发展空间格局:构建“一核一轴”全面引领、“两翼多点”聚力突破、“东西两区”协同联动、“南北双带”生态担当的市域协同发展格局。
“一核”即阜新中心城、新邱组团和阜蒙城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所构成的市域发展核心,引领全市产业发展集群化,培育战略产业新动能,提升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质量,建设产城融合活力城。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培育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带动产业集群提质。以大数据、氢能源、智能无人系统等产业为突破口,培育壮大新型产业,统筹产业链和创新链,驱动产业体系升级。
“一轴”即城镇产业发展轴,依托区域交通干线,突出“一核”辐射引领作用和“两心多节点”的专业化集群和配套支撑,集聚全市协同发展新动能。发挥产业联动作用,带动全市人口城镇化、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发挥开放协同作用,引领全市融入京津冀和沈阳都市圈发展,将“一轴”打造为阜新转型发展和全面振兴的高质量抓手。
阜新市沙化土地治理现场调研
“两翼”即南翼清河门组团和北翼彰武城区,建设市域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副中心,强化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承载,打造高质量制造基地。清河门组团重点发展皮革和新材料产业、彰武城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硅砂深加工、高端建材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多节点”主要为“一轴”所串联的具备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城镇,主要发展氟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铸造、文旅等产业,融入全市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专业型产业节点。“两区两带”范围内,以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打造以农特、文旅为主要职能的城镇节点,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
“两区”为西部杂粮畜牧区和东部粮食果蔬区,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经营模式等,提升农业发展质量。西部杂粮畜牧区立足西部农牧交错区的农业本底特征,推动杂粮和畜牧产业发展,以生态保育、水土平衡为基础,推进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做强杂粮产业集群、畜牧业产业集群。东部粮食果蔬区立足耕地林地的数量优势,推动花生、玉米等粮食产业集群和以果蔬基地为主的精品高效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打造农业现代化发展示范区,做强粮食产业集群和果蔬产业集群。
“双带”即北部百万亩草原生态带和南部百里矿区生态恢复带,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支撑。前者目标为:加强生态防护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遏制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利用防护林、湿地、风景区等生态要素,高质量建设章古台沙地森林公园,构建科尔沁沙漠南侵的生态防护屏障。后者目标为:加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综合整治,通过生态恢复工程,防止地质灾害,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以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新邱百年赛道城等为示范,引导修复与发展融合,探索形成矿区修复的阜新模式。
(中规院北京公司/图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